-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大學早前公布了「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的實施細節,因應最新疫苗安排快將實施,大學謹再次提醒師生盡快採取以下行動,確保個人健康及順利進入校園。
「疫苗通行證」最新要求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將於2022年5月31日實施,屆時所有同學、職員、校友及訪客須符合通行證之最新要求方能進入校園或大學設施,有關「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的詳情可瀏覽政府網站。我們強烈建議中大員生若符合資格,須在情況許可下盡快接種第三劑新冠疫苗。
更新疫苗接種紀錄
所有持「中大通」進入校園的教職員及學生必須把包括第三劑在內的最新疫苗接種紀錄或確診紀錄上載至疫苗接種紀錄/定期病毒檢測申報系統,申報已遵從政府「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規定。大學同時呼籲各成員把疫苗接種紀錄上載至最新版本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方便進出校園餐飲處所及全港其他設施。
儘管本港近期新冠肺炎確診人數相對穩定及維持在較低水平,但過去兩星期已出現了多宗小型爆發。大學定當繼續嚴格遵守政府及衞生防護中心建議之社交距離措施,包括群組聚集及餐飲規定,並密切注視本港疫情的最新狀況,如有需要,將進一步加強防疫措施,以策萬全。欲了解大學的最新防疫資訊,請瀏覽「同心抗疫」網站及「山城防疫問與答」專頁。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本港經歷了嚴峻的第五波新冠疫情,近日確診數字回落,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我們有信心於2022–23年度讓校園活動恢復正常。
大學謹就下列重要事項提供適時更新,以便各位為新學年作好準備。
2022–23年度第一學期恢復面授課堂
若未來數月新冠肺炎感染數字持續下降,政府進一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2022–23年度第一學期所有本科及研究式研究院課程之課堂將於校內以面授方式進行,大學對此安排感到非常樂觀。修課式研究院課程則維持彈性教學安排,可以面授或混合模式進行。
鑑於目前本港對入境旅客實施強制檢疫要求,大學建議各成員於2022–23年度第一學期開始前盡早回港,作好準備。此外,大學早前為受旅遊禁令影響而無法來港之學生所提供的特別安排,亦將因應國際旅遊及抵港航班逐漸恢復正常而停止。海外學生必須遵照政府的「臨時疫苗通行證」安排及「就指明用途認可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列表」所示的疫苗接種規定。有關檢疫及疫苗要求的資訊可能持續更新,請點擊此連結瀏覽最新資訊。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
正如大學早前發出之通告所提及,政府將於2022年5月31日起實施「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所有持「中大通」進入校園的教職員及學生必須把包括第三劑在內的最新疫苗接種紀錄上載至疫苗接種紀錄/定期病毒檢測申報系統,申報已遵從政府規定接種疫苗,以遵照「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的最新安排。大學同時呼籲各成員把疫苗接種紀錄上載至最新版本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方便進出校園餐飲處所及全港其他設施。我們時刻以守護大學社區的健康和安全為首要任務,定當繼續嚴格遵守政府及衞生防護中心建議之社交距離措施,包括群組聚集及餐飲規定,並密切注視本港疫情的最新狀況,如有需要,將進一步加強防疫措施,以策萬全。欲了解大學的最新防疫資訊,請瀏覽「同心抗疫」網站及「山城防疫問與答」專頁。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本港新冠肺炎感染數字連日下降,表示我們已走過第五波疫情高峰。大學成員在共同努力下,成功遏止疫症在校園擴散,抗疫成果令人感到欣慰。特區政府近日宣布將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社會大眾都熱切期望生活得以逐步回復正常。
雖然我們慶幸疫情漸緩,但必須緊記新冠肺炎尚未退卻,在未來的日子,我們仍必須繼續守護社區,防止病毒蔓延。
政府早前調整了「疫苗通行證」的接種要求,並將於2022年4月30日起實施「疫苗通行證」第二階段。為配合有關措施,大學謹此提醒全體成員遵守進入校園的最新安排。
所有持「中大通」進入校園的教職員及學生必須把包括第三劑在內的最新疫苗接種紀錄上載至疫苗接種紀錄/定期病毒檢測申報系統,申報已遵從政府規定接種疫苗。若你已於較早前申報第二劑疫苗接種紀錄,亦必須於接種第三劑疫苗後,盡快更新接種紀錄,以遵照「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的最新安排。大學同時呼籲各成員把疫苗接種紀錄上載至最新版本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方便進出全港餐飲處所及其他設施。
新冠肺炎康復人士請參閱政府網頁之疫苗接種指引。
基於醫學原因無法接種疫苗的教職員及學生,則必須把醫學豁免證明書上載至網上申報系統,並每星期進行一次自我檢測及遞交網上申報表,方能進入校園,詳情請參閱常見問題專頁。
所有訪客在進入校園時,必須出示「疫苗通行證」,以供查核其疫苗接種紀錄或醫學豁免證明書。請點擊此處參看最新「疫苗通行證」接種時間表。
我們時刻以守護大學社區的健康和安全為首要任務,定當繼續密切注視本港疫情的最新狀況,如有需要,將進一步加強防疫措施,以策萬全。欲了解大學的最新防疫資訊,請瀏覽「同心抗疫」網站。
感謝大家同心協力,維護社區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大學現宣布於未來數星期分階段恢復正常服務及運作,讓校園生活盡快重回正軌,並預計於2022年4月25日全面恢復正常。
隨著本港第五波新冠疫情高峰漸過,政府於2022年3月25日宣布將逐步恢復公共服務,為配合有關安排,由2022年4月4日(星期一)起,大學將為員工實施彈性工作安排,包括彈性上班及/或午膳時間、輪流值勤或在家工作等,為2022年4月25日全面恢復正常校園服務作好準備。各部門/單位主管會就員工的個別工作安排及過渡安排另作通知。
至於較早前公布之所有其他教務安排(包括考試安排),則維持不變,部門/單位將另發通告交代最新辦公/開放時間。
謹此提醒全體大學成員在校園內必須嚴格遵守防疫指引,包括在進入所有大學建築物時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在校園內時刻配戴口罩,並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疫情持續之下,本港社會正值艱難嚴峻的時刻。大學期望全港上下萬眾一心,戰勝疫情,讓社會早日回歸正常。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
貢獻一己之力,發揮專業精神,以成就大學使命,這任務意義非凡,殊不簡單。中大成員上下一心,對人對事全力以赴、充滿熱誠,令我深受感動及感到無比驕傲。
我相信大家選擇加入中大,是代表您們認同大學的使命 –以教育推動世界創新,以研究為本港、全國、以至全球社會帶來深遠裨益。在本港面對第五波新冠疫情的當前,中大成員所肩負的使命尤為重大。
疫情肆虐對很多市民是艱難的試煉,或令我們與家人及摯愛分離,或令我們的工作造成困難,各人都難免需要作出犧牲。而對於每天堅守在抗疫最前線的中大醫學專業人員、研究團隊及前線員工,更是面對著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戰。整個中大社群以至廣大市民,都對您們為抗疫所作出的貢獻,心存無限感激。
我見證著物業管理處同事日以繼夜為受病毒感染的場所進行深層清潔;保安處同事盡心盡力確保進出校園人流的安全;保健處團隊全力守護大學社群健康;學生支援團隊竭力幫助同學遷入隔離設施 – 您們每一位緊守崗位,無私付出,實在令我感動不已。
近日,社會各界均期望私營醫療機構能發揮力量,支援嚴峻的抗疫工作。在這危急關頭,香港中文大學醫院不遺餘力,協助社會對抗新冠病毒。中大醫院的成立,肩負著重要的社會責任,平衡私營及公營醫療體系差異,善用大學優秀的教研成果,禆益社會。
中大醫院的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在過去十二個月共完成超過56萬劑疫苗注射,為市民提供最必要的防護。在過去數星期,醫院團隊迅速回應社會需求,成立核酸檢測中心、啟動社區流動疫苗站、接手營運兒童疫苗接種中心等。中大醫院更接收公立醫院的非新冠病人,舒緩醫院管理局的壓力,並增設專用病房接收輕症新冠患者,及設立新冠門診站為輕症病人提供治療。
與此同時,中大醫學院持續就抗疫事宜向政府提供專家意見,發表領先世界的新冠肺炎研究成果,以及支援社區抗疫工作。醫學院動員超過1000名教職員及學生照顧患者、接聽醫管局熱線、協助社區檢測及為安老院舍提供遙距中醫服務。中大醫學院亦主辦九龍城兒童疫苗接種計劃,目標為2000名市民接種疫苗。此外,於公立醫院急症室服務的中大臨床醫療人員,時刻全力拯救意外或疾病的傷患,在如今世紀疫症當前,他們是守護生命的關鍵。
疫情發展難以估算,中大不同團隊一邊忙於應對疫情,一邊亦有不少成員不幸感染病毒需要隔離,但您們依然在緊絀的人手下,繼續盡力提供服務,我由衷感激。
大學肩負重要且獨特的社會責任,在疫症當前中大更是當仁不讓,憑著我們累積的研究及教育成果,凝聚力量,轉化及應用專業知識,造福社會。您們的積極努力充分彰顯了中大五年策略計劃中「力臻卓越,任重志遠」之願景。我謹向您們每一位表達由衷敬意。
讓我們繼續同心携手,共同跨過這個艱難的時刻。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段崇智教授 -
Rapid Response for Workplace and Staff Management
This checklist serves as a simple guide for prompt actions of various parties upon an employee being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or classified as close contact or required to undertake compulsory testing. Heads of Departments/Units (HoDs) may exercise discretion and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as the circumstances warrant. Orders/Advice, if any, from the Government’s Department of Health (DH) or other health should take precedence and be strictly observed.
Action party
Actions in case of
Category A –
Employee being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Category B –
Employee being classified as close contact[1]
Category C –
Employee being required to undergo compulsory testing
Employee concerned
If an employee is Rapid Antigen Test (RAT) positive:
· Inform HoD
· Inform UHS[2]
· Register the test result via the ‘Declaration System for Individuals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using Rapid Antigen Test’ (www.chp.gov.hk/ratp) maintained by the DH
· For those living or working in areas with positive sewage testing results, call the HKSAR govt’s dedicated 24-hour hotline 2280 4772 to arrange door-to-door sample collection service for confirmatory testing free of charge
· Quarantine for 14 days if he/she has taken only one dose of vaccine or below.
· Conduct RAT on Day 6 and Day 7 if he/she has already taken 2 doses of vaccine.
o Can leave home if test results are negative on both days.
o If there is one positive result or more, he/she should continue the quarantine or home quarantine.
· Stay home, avoid going out, and take personal protective measures
o If severe symptoms develop, such as fever at or above 38℃, shortness of breath, palpitations or chest pain, call 999 as early as possible for ambulance transfer to a hospital
o If one only has a mild fever, cough or sore throat, arrange consultation at a designated clinic or call Hospital Authority hotline 23006555.
· For those living on campus
o stay in residence and await government instructions
o inform the staff quarters administration
o Refer to the CHP guidelines and follow the instruction of the government health officials
· Take a photo of the test result shown on the RAT test cassette with the testing date appropriately indicated
· Obtain and keep relevant SMS / notice / order from DH
· Submit relevant sick leave application afterwards
· Inform HoD
· Undergo home quarantine as required by the government
· Refer to the StayHomeSafe Scheme website for home quarantine measures about close contacts
· Home care guidelines can be found on http://www.ccouc.cuhk.edu.hk/home-care-guidelines-covid-19
· Home quarantine for 14 days and conduct daily RAT if he/she has taken only one dose of vaccine or below.
o If there is one positive result or more, the employee becomes a Category A person and he/she should continue the home quarantine and follow Category A procedures.
· Home quarantine for 7 days and conduct daily RAT if he/she has taken two doses of vaccine.
o Can leave home if test results are negative on Day 6 and Day 7.
o If there is one positive result or more, the employee becomes a Category A person and he/she should continue the home quarantine and follow Category A procedures.
· For those living on campus,
o stay in residence and await government instructions
o inform the staff quarters administration
· Follow instructions of DH
· Inform HoD
· Obtain and keep relevant notice / order from DH
· Submit relevant application for time release or sick leave
· Work from home, if practicable, until receiving first negative test result, and then resume work at site as appropriate
· Self-medical surveillance for 7 days
HoD
· Inform UHS
· Immediate release of the employee concerned from duty
· Establish a contact point in the D/U
· Immediate close of potentially affected area(s) of worksite and arrange work-from-home until further notice (until after cleaning or disinfection is conducted at the venue concerned)
· May arrange own staff to sanitize the concerned area by 1:49 diluted bleach if needed
· Consult EMO via email disinfection@cuhk.edu.hk for overall sanitization of affected worksite if needed
· Inform co-workers in D/U
· Request co-workers to assess whether they are close contact (see Note 1 for definition)
· Request those who are not close contacts to observe self-medical surveillance for 7 days
· Arrange the employee concerned to work from home, if practicable
· Establish a contact point in the D/U
· May arrange own staff to sanitize the concerned area by 1:49 diluted bleach if needed
· Release of the employee concerned from onsite work for undergoing compulsory testing
· Arrange the employee concerned to work from home, if practicable, until receiving first negative test result
Co-workers
· If a co-worker is a close contact (see Note 1 for definition), he/she becomes a Category B person and should follow Category B procedures
· If a co-worker is not a close contact, self-medical surveillance for 7 days
UHS
· Provide advice to HoD & employee
· Update list of confirmed case
· Inform CPRO
EMO
· Arrange sanitization of affected worksite, if needed
CPRO
· Update U website on confirmed COVID-19 cases
· Prepare press release if necessary
Last updated on 8 March 2022
[1] ‘Close contact’ refers to a person who lives in the same household with a COVID-19 confirmed case, or has had food or beverage together with a COVID-19 confirmed case on the same table without mask or barrier.
[2] UHS hotline: 3943 6436 (office hours) or email: healtheducation.uhs@cuhk.edu.hk
PDF Version (Last updated on 8 March 2022): https://againstcovid19.cuhk.edu.hk/wp-content/uploads/documents/Rapid-Response-for-Workplace-and-Staff-Management.pdf
-
各位同事:
鑑於新冠疫情嚴峻,大學響應政府呼籲,將延長員工在家工作安排至2022年4月1日(星期五)。大學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並適時公布最新工作安排。
欲了解更多大學的防疫資訊,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人力資源處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近日新冠肺炎肆虐本港,在這變幻莫測的疫情下,希望大家依然保持身心健康,共同抗疫。
我們明白這段日子對所有人來說殊為不易,中大員生都為了守護本港的安全和福祉,犧牲不少。
很多人被迫與摯愛親朋分離,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再次被嚴重打擾。幸而,中大員生上下一心,共度時艱,師生積極參與網上課堂,同事們在家緊守工作崗位,或返回校園提供必須及主要服務,讓大學生活得以在安全穩妥的情況下維持正常,精神可嘉。
大學因應疫情的最新發展,將實施最新抗疫措施,現特函通知。
疫苗通行證
相信大家已得悉政府將於2022年2月24日起實施「疫苗通行證」,這安排將影響所有進入校園的人士。所有訪客在進入校園時,必須出示疫苗通行證,以供查核其疫苗接種紀錄或醫學豁免證明書,詳情請點擊此處。
所有以「中大通」進入校園的職員及學生應把最新的疫苗接種紀錄或醫學豁免證明書上載至疫苗接種紀錄/定期病毒檢測申報系統。我們同時呼籲各位把疫苗接種紀錄上載至最新版本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方便進出政府的「疫苗通行證」安排所涵蓋的餐飲及表列處所。
未經批准的派對及聚會
我們明白疫情嚴峻,持續抗疫可能令大家感到疲勞及寂寞,但大學絕不容許任何人士在校園內舉行派對及聚會。謹此提醒各位,政府早前宣布禁止涉及二人以上的公眾地方群組聚集,違例者將被嚴懲。一旦發現任何人士在校園內舉行未經批准的派對或聚會,大學將對有關人士採取紀律行動,最嚴重者須即時遷離宿舍。請大家緊記,減少面對面接觸能有效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確診宿生專用宿舍
大學已指定部分宿舍作為確診宿生及須接受健康監測宿生專用之隔離設施,並正準備把另一幢宿舍轉為專用設施,以確保一旦校園確診數字進一步上升,大學仍有足夠設施作隔離之用。我們明白倘若確診個案以幾何級數增加,大學將需要進一步增加隔離設施,以保障大學社區的安全,並減輕公營醫療體系的沉重負荷。鑑於疫情嚴峻,正如行政長官昨天的發言提及,大學有責任盡量照顧學生的健康,包括動用大學宿舍供確診宿生作隔離之用。我們懇請所有住宿人員體諒此安排及其不便之處,好讓大學能為患者提供安全的隔離設施。
Wi-Fi津貼
為應對疫情,大學早前勸喻本地學生遷離宿舍,以減少校園內的人流及社交接觸。為方便受影響同學在家進行網課,凡於2022年2月遵照大學抗疫政策退宿,並申請了為參與ZOOM課堂而設的Wi-Fi提升計劃或數據卡計劃的本地本科生,均可申請每月港幣50元的Wi-Fi津貼,上限為三個月,直至2021/22學年第二學期完結為止。詳情請點擊此處,或電郵至sfas@cuhk.edu.hk或致電3943 1898向入學及學生資助處查詢。
常見問題
本港疫情持續,有關新冠肺炎的資訊每天不停湧現,我們當盡力及時更新「山城抗疫問與答」專頁,並會把「同心抗疫」網站連結展示在中大網頁的當眼位置。請大家定期瀏覽「山城抗疫問與答」專頁及「同心抗疫」網站,以獲取最新抗疫資訊。
保持精神健康
雖然減少新冠肺炎感染風險乃當務之急,但亦請緊記保持精神健康同樣重要。善用互聯網固然能有效阻止病毒擴散,但疫症下我們實在無法與摯愛親朋會面,共度溫馨時光。
中大員生向來互愛互勉,因此我們希望所有大學成員在抗疫期間適時向你的同事、同學送上關懷。網上見面雖然不及親身碰面來得親切,但科技便捷卻讓我們能輕易與親朋好友進行視訊通話或發送訊息,互相問候。
我們亦提醒同事們可善用僱員支援計劃,透過24小時電話熱線2721 3939,進行免費及保密的個人諮詢及輔導。同學們亦可於辦公時間內致電大學心理健康及輔導中心(電話:3943 7208或3943 3493),或透過24小時電話熱線5400 2055尋求協助。
感謝大家同心合力,在這個艱難的時刻一同守護社區的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段崇智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陳金樑教授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疫情快訊──中大8名學生初步確診或確診新冠肺炎
隨著新冠肺炎變種病毒肆虐本港,校園內不幸增添了新的個案,昨晚(2月12日)新增兩位同學確診新冠肺炎,以及6位同學對新冠肺炎病毒初步呈陽性反應。
大學成員的健康及安全是我們首要考慮,大學即時於相關學生入住的宿舍房間、廁所、所有公共空間,以及他們最近到訪的中大校園設施進行深層消毒。此外,所有與確診學生居於同一座相同樓層的學生已於昨晚進行快速病毒測試。有賴各院系及部門同事全力協助,相關工作得以迅速完成。
確診學生現已安排入住有獨立浴室及廁所的房間,等候政府健康及防護中心的進一步安排。大學會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採取必要措施跟進個案。
在我們上一封給大家的快訊中,我們提及大學將於網頁增設概覽表,持續更新中大員生初步確診或確診新冠肺炎的個案數字,方便大家掌握校園內的最新疫情狀況。有關工作現已完成,「中大新冠肺炎確診個案」專頁已經啟動,將持續更新中大員生確診數字。
大學強烈建議,所有大學成員閱讀及遵從大學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的健康建議,同心協力採取措施,保障自己及他人的健康。
有關中大的最新防疫資訊,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香港中文大學
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鑑於本港近日的新冠肺炎確診數字急增,大學昨天已公布最新措施,冀與大家在這嚴峻的時刻繼續奮力對抗新冠病毒,同心守護社區的安全。
為了方便大家掌握校園內的最新疫情狀況,並為防疫作好充分準備,我們將於大學網頁增設疫情概覽表,持續更新中大員生初步確診或確診新冠肺炎之個案詳情。在概覽表正式推出前,大學成員逢星期三會透過電郵接收每周疫情快訊。
大學接獲通知,在過去7日共有6名員工及3名學生確診新冠肺炎。大學一直與相關員生保持聯絡,跟進情況,並已安排在確診員生曾到訪的中大校園設施進行徹底消毒清潔,以及安排有需要之學生及員工進行病毒測試。確診個案詳情如下:
單位/學系
確診日期
最後到訪中大校園/校外地點的日期
教育學院職員
2022年2月6日
2022年1月27日
陳國本樓
信息工程學系學生
2022年2月6日
2022年2月5日
中大圖書館及范克廉樓泳池看臺
眼科職員
2022年2月7日
2022年1月27日
香港眼科醫院
醫學院職員
2022年2月7日
2022年1月21日
威爾斯親王醫院
醫學院職員
2022年2月7日
2022年1月26日
威爾斯親王醫院
建築學院學生
2022年2月7日
2022年1月31日
康本國際學術園i-lounge
日本研究學系職員
2022年2月8日
2022年1月25 日
梁銶琚樓
醫學院內外全科醫學士學位課程學生
2022年2月8日
2022年2月6日
李炳醫學圖書館
伍宜孫書院職員
2022年2月9日
2022年2月6日
伍宜孫書院東座
大學會與衞生防護中心保持緊密聯繫,採取必要措施跟進個案。大學亦希望各位成員按照大學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的健康建議,採取嚴格衛生措施,保障自己及他人的健康。
有關中大的最新防疫資訊,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香港中文大學
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大學一直密切留意新冠疫情的最新發展。鑑於本港近日的確診數字急增,大學現公布以下最新防疫措施,在這嚴峻的時刻繼續奮力對抗新冠病毒,同心守護社區的安全。
(1) 網上教學:
- 除少數實驗室及實習課堂外,2021-22學年第二學期的全部課堂將於網上進行直至學期完結。所有出席實驗室或實習課堂的學生必須提高警惕,時刻遵守防疫指引,包括分組輪流上課、減少每班學生人數及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
- 大學明白延長第二學期的網上教學安排可能影響同學的個人學習計劃。若同學認為有關安排會嚴重影響其修讀之課程,可按既定程序申請逾時退選。詳情請向相關學院/學系查詢。
- 大學正檢討考試安排,以配合上述措施,並將盡快公布詳情。
(2) 宿舍:
- 減少碰面、避免社交接觸及減少人群聚集能有效降低校園內的病毒傳播風險。大學強烈鼓勵所有宿生盡量遷離宿舍,返回家中。繼續留宿之學生,必須提供充分有力的理據。在本公告發出後退宿的學生將獲書院/宿舍辦事處按比例退還宿費。
- 學生應於本周末(2月12日至13日)遷離宿舍,並把個人物品搬離房間,以獲取退還宿費。書院、研究生宿舍及國際生堂將盡快向宿生公布有關詳情。
- 所有獲准繼續留宿的學生必須理解,此安排代表他們承諾只能於大學宿舍內留宿,並不能選擇於不同日子在其他地方留宿(例如於周末在家留宿)。違規者將被禁止進入宿舍房間,並不獲退還宿費。宿生亦應盡量減少離校外出。
中大成員的健康及安全對大學至為重要。我們會繼續監察疫情的最新狀況,如有需要,將進一步加強防疫措施,以策萬全。
欲了解更多大學的最新防疫資訊,請瀏覽「常見問題」網站。
感謝大家同心合力,維護社區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新冠肺炎持續影響本港,大學一直密切注視疫情的最新發展。
鑑於社區近日接連出現感染個案,政府公布延長社交距離措施,大學現宣布於2022年1月23日公布之防疫措施及在家工作安排,由即日起延長至2022年2月18日(星期五)。
上述乃大學經過慎重考慮後所作之決定,讓員工及學生在農曆新年假期前及早知悉相關建議。
我們會於兩星期後就相關安排再作檢討。
為方便學生繼續於未來數星期進行網上學習,大學將盡力提供技術及學習支援,包括手提電腦外借服務。
大學深信接種疫苗是對抗新冠肺炎的有效方法,因此強烈建議所有成員及早接種疫苗,並適時盡快接種加強劑。
大學亦提醒各成員下載最新版本的「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把疫苗接種紀錄上載,並在進入貼有「安心出行」二維碼的處所時,使用該應用程式。
欲了解更多大學的防疫資訊,請瀏覽「常見問題」網站。
虎年將至,謹祝大家身體健康、歲歲平安。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在過去一星期,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香港,大學一直密切注視疫情的最新發展。
大學現宣布由明日(2022年1月24日(星期一))開始,所有教學活動將全面透過網上形式進行,並極力鼓勵員工盡量留在家中工作。
我們非常渴望於農曆新年假期後能恢復面授課堂,屆時大學將會就本港疫情狀況及最新公布的公共健康指引,再作檢討。
詳細安排如下:
教學安排
- 所有課堂將以網上形式進行。
- 網上授課安排同時適用於所有實習、實驗室/診所及工作室課堂。有關學生請聯絡所屬學系/學部查詢最新安排。
- 現正進行臨床實習的學生可繼續其實習活動,惟必須遵守適當的防疫措施。
- 有關已預定之考試的最新安排,請向相關學系查詢。
在家工作安排
- 除了經所屬學系/部門確認為提供必須及主要服務的人員外,所有員工應留在家中工作。
- 所有提供必須及主要服務的員工及任何需要返回校園的員工,必須嚴格遵守防疫措施(包括進入各大學設施時,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時刻配戴口罩,並保持適當社交距離)。
- 學系或部門主管會向經確認為提供必須及主要服務的員工就其工作安排作個別指引。
大學早前公布之加強感染控制措施將維持不變,我們強烈建議所有成員接種疫苗,並適時盡快接種加強劑。
所有員工及學生在進入大學飯堂或其他貼有「安心出行」二維碼的處所時,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
我們強烈呼籲暫停於校園內舉行任何實體活動,所有活動應透過網上模式進行。
大學勸喻所有員工及學生盡量減少外出,如需外出,應於返回校園前先接受快速抗原檢測,以確保大學社區的安全。
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的最新發展,盼望本地感染數字能於農曆新年過後顯著減少,讓大學生活得以回復正常。
欲了解更多大學的防疫資訊,請瀏覽「常見問題」網站。
感謝大家同心合力,維護社區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新冠肺炎再度肆虐社區,大學一直密切注視病毒在本港蔓延的情況。
大學現宣佈由2022年1月24日(星期一)起實施混合教學安排。
鑒於近日疫情嚴峻,我們明白部分人士憂慮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回校上課或會增加感染風險,因此大學決定為選擇留家抗疫的人士提供網上授課安排。
我們非常渴望於農曆新年假期後恢復面授課堂,屆時大學將會就本港疫情狀況及最新公佈的公共健康指引,再作檢討。
詳細安排如下:
教學安排
- 除小部分實習、實驗室、診所或工作室課堂及已預定之考試外,所有課堂均以混合模式進行。
- 混合教學模式為網上授課與面授課堂即時並行,學生仍可選擇親身出席面授課堂。
- 所有出席面授課堂的學生及員工必須遵守大學的防疫措施。
彈性工作安排
- 所有須接受強制檢測、檢疫或隔離安排之員工可向有關學系/部門申請特別工作安排。
- 部門主管可為懷孕或患有長期疾病之員工作出彈性工作安排,例如批准他們遙距工作。
- 所有毋須接受強制檢測、檢疫或隔離安排,或並非懷孕或患有長期疾病之教師,應親自回校上課,為出席面授課堂之學生作實體教學。
- 在日常運作不受影響的前題下,部門主管可允許員工實行彈性上班時間及午膳時間,以避開公共交通的繁忙時段,及減少公共餐飲場所在繁忙時段的人流。
大學早前公佈之加強感染控制措拖將維持不變,我們強烈建議所有成員接種疫苗並適時儘快接種加強劑。
邵逸夫堂、利希慎音樂廳及校園體育設施將維持關閉,直至另行通知或政府取消現行社交距離措施為止。
我們鼓勵所有學系/部門重新審視舉辦任何實體聚會或活動之需要,並儘量利用網上模式進行活動。
所有員工及學生在進入大學飯堂或其他貼有「安心出行」二維碼的處所時,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應用程式。
在過去的日子,我們整個社區奮力對抗新冠肺炎,抗疫成果令人鼓舞,亦讓大學得以於本學年開始時恢復面授課堂。雖然疫情再次影響大學生活,但我們定當致力確保教與學能維持優秀水準,並會密切留意疫情的最新發展,盼望本地感染數字能於農曆新年過後顯著減少。
欲瞭解更多大學的防疫資訊,請瀏覽「常見問題」網站。
感謝大家同心合力,維護社區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新年伊始,謹祝各位在新學期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新冠肺炎近日再次肆虐社區,我們一直密切留意病毒在本港的蔓延情況。過去數星期,本港的疫情加劇,再一次引證我們絕不能掉以輕心,令大眾多月來努力抗疫的成果毁於一旦,也好讓大學生活得以回復正常。
大學員生積極回應網上申報新冠疫苗接種記錄或提交病毒檢測結果之要求,至今多達95%員生已接種兩劑疫苗,惟近日病毒在社區擴散,提醒我們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同心協力,盡一己之力守護社區健康和安全。
相信很多人已知悉本港將擴大「疫苗氣泡」,一如以往,大學定當緊密配合政府之防疫指引,維持公眾健康。
大學將於2022年2月24日起實施下列措施,全力竭止疫情傳播:
- 所有人士(包括教職員、學生、住戶、承包商及訪客)必須完成接種至少一劑新冠肺炎疫苗,方可進入大學校園及設施。大學將根據政府疫苗氣泡的規定,要求每位人士於2月24日前接種第一劑疫苗,並於此日期後八星期內完成接種最少兩劑疫苗。
- 只有能提供合理醫療原因證明不宜接種疫苗之人士可就上述新措施獲得豁免,如該等人士為大學教職員或學生,必須遵照大學規定,每星期於網上申報接種疫苗記錄或提交病毒測試結果系統申報病毒測試結果,方可獲批准持續進入大學校園。
- 所有審核訪客二維碼申請之行政部門必須要求有關申請人提供最少接種一劑疫苗之紀錄,方可發出任何訪客二維碼。
- 所有持香港身分證或中大校友信用卡進入校園之訪客必須向保安人員出示最少接種一劑疫苗之電子或列印紀錄,方能進入校園。
- 所有基於合理醫療原因不適宜接種疫苗的訪客、住戶及承包商必須出示相關醫療證明,以及過去七天內發出之病毒測試陰性報告,方能進入校園。
此外,大學亦公布了下列措施,支援中大員生抗疫,保障社區健康:
- 所有須接受強制檢測、檢疫或隔離安排之員工及學生可向有關學系/部門申請特別工作或教學安排。
- 部門主管可彈性處理懷孕或患有長期疾病之員工的工作安排,例如批准他們遙距工作。
- 在日常運作不受影響的前題下,部門主管可允許員工實行彈性上班時間及午膳時間,以避開公共交通的繁忙時段,及減少公共餐飲場所在繁忙時段的人流。
- 大學網上申報接種疫苗記錄或提交病毒測試結果系統已進行更新,以配合政府最新的疫苗接種計劃,讓員生上載接種加強劑的紀錄。
- 為配合政府延長社交距離措施至2022年2月3日(星期四)之安排,所有大學餐廳及飯堂於每天下午6時後堂食服務將繼續暫停,邵逸夫堂、利希慎音樂廳及校園體育設施亦將維持關閉,直至政府有另行公布。
我們深信上述措施能有效保障大學社區,讓本學期的安排得以持續。
新冠疫情反覆多變,我們能否竭止病毒蔓延,未來數星期至關重要。大學以每位成員的安全和健康為己任,我們將密切留意疫情的最新發展,適時採取進一步防疫措拖,以策萬全。
欲了解更多大學的防疫資訊,請瀏覽「常見問題」網站。
感謝大家同心合力,維護社區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在此先祝大家新年安康!
剛過去的假期對於與家人分隔兩地的同學及同事而言,因疫情不穩而持續面對邊境及出行限制,確實很不容易。而正當我們準備迎接下學期之際,香港再次面臨社區爆發疫情的危機,未來數日以至數星期是關鍵時刻,需要各方努力及配合以保障及延續社區的抗疫成果,讓生活盡快回復正常。
去年 10 月,大學要求全體員生在網上申報接種疫苗記錄或提交病毒測試結果,這些措施都有助我們為新學期做好準備,應對本港疫情傳播的風險。令人鼓舞的是,多達 94% 員生已經接種兩劑疫苗。我們感謝各位的積極回應,携手保障社區健康及安全。對於部分基於醫療原因而無法接種疫苗的員生,大學將提供免費測試樣本包。
我們亦在此呼籲各位合資格接種第三劑疫苗的員生,按專家的建議,盡早接種加強劑。合資格員工可在注射第三劑疫苗後獲得一天的疫苗假。
大家都留意到政府剛宣佈收緊公共衞生措施,以竭止疫情在社區傳播,這些新措施將影響中大以下的服務和活動:
自 2022 年 1 月 7 日(星期五)凌晨零時開始:
- 校園所有體育設施包括游泳池、體育館將會暫停開放至另行通知
- 所有餐廳、飯堂將於每天下午6時至翌日淩晨4時59分之間暫停堂食服務
- 在餘下營業時間,B類場所每枱人數上限減至2人,C類場所上限為4人,D 類場所上限為6人
- 邵逸夫堂及利希慎音樂廳持有公眾娛樂場所牌照,屬於受新措施影響的 15 類表列處所之一,因此將會暫時關閉 14 天。若沒有合適的替代地點,則原定於該兩個地點進行的面授課程,將於下學期的首兩星期改為線上進行
- 政府對於澳洲、加拿大、法國、印度、巴基斯坦、菲律賓、英國和美國的入境航班禁令,可能影響由這些國家回港的學生,大學將作出靈活安排,以確保受影響同學可以選擇於線上上課
- 體育部將為無法進入大學體育館和其他相關體育設施的學生,提供特別課程安排
大學將密切留意及配合政府建議的措施,採取相應行動。我們亦會密切留意有關面授課堂的安排,並在有需要時進行調整。
如欲了解更多大學提供的防疫資訊,請瀏覽「常見問題」網站,包括接種第三針疫苗的建議,以及被界定為密切接觸者並需要隔離時有關工作及上課的安排。請按此瀏覽政府有關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的安排。
疫情的變化再次影響了新學期的安排,我們與大家同樣難免失望。但我們對於大家共同抗疫的努力感到自豪,並有信心與大家可以攜手跨過當前的疫情危機。
感謝大家同心合力,維護社區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段崇智教授謹啟 陳金樑教授謹啟 -
各位同事、同學:
Omicron變種病毒的出現,提醒我們新冠肺炎疫情遠未結束。校方為確保大學社區安全,一直密切留意最新防疫措施和疫情發展,以便及時應對影響深遠的疫症。
全球專家正評估新型變種病毒的威脅之際,大學相信接種疫苗是抵抗疫症的關鍵,校方將於 2021-22 學年第 2 學期(2022 年 1 月 10 日)開始,要求所有未能接種疫苗的員工、學生,每週進行檢測,才可以進入校園或大學的設施。
此項安排與特區政府的措施保持一致,政府已要求尚未接種至少一劑疫苗的政府僱員每週進行檢測。
大學經過審慎考慮,認為這是應對本港當前疫情的合適做法,以確保社區安全。如果發生社區傳播或任何公共衛生風險事故,大學將果斷地提早實施相關措施。對於因為醫療原因必須每週進行自我檢測的人士,校方將繼續以優惠價提供測試樣本包。
此外,本港對於海外高風險地區的分組因應疫情不斷變化,相關隔離措施亦可能已對第二學期計劃到本港上課的學生造成影響。因此,大學將繼續為受隔離措施影響而無法及時於學期初抵港上課的學生,提供特別教學安排,例如線上課堂、課堂錄影及個別線上導修課等。
我們目前的抗疫成果得來不易,成功關鍵在於接種疫苗,大學鼓勵所有仍未接種疫苗的人士儘快接種,護人護己。
如有疑問,請參閱常見問題網頁:https://www.cuhk.edu.hk/chinese/whats-on/focus/vaccination-faq.html。
最後,再次感謝大家同心協力,保障社區安全。
香港中文大學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同學:
首先,我們十分感謝大部分教職員及學生在過去數星期,透過 2019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定期病毒檢測申報系統提交接種疫苗證明,逾八成大學教職員及同學已提交,當中95%人士已完成接種一劑疫苗或以上。
距離上學期完結僅餘數周,下學期的本科選課亦將於下周一開始,我們已準備好迎接下學期,亦請大家留意以下的大學抗疫措施。
面授教學模式
若香港本地「零確診」的情況持續,2021-22年度下學期的教學安排將繼續以面授為基本教學模式,校方將不會為未能返回校園的學生作特別教學安排。教職員及學生出席實體會議、面授課堂和實體考試時,應嚴格遵守大學有關2019冠狀病毒的防疫措施指引。身處外地的學生安排
仍然身處外地的學生,包括位於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A 組指明地區者,應於學期前回港,準備參與下學期展開的面授課程。若需參與特殊學期模式的課程,則應盡早返港(詳見全日制本科課程及研究院課程校曆)。請預留充足時間,遵從香港特區政府同心抗疫網站列明的疫苗接種及入境隔離要求。大學會按照需要,向須於酒店進行自我監測的非本地本科生發放一筆一次性的津貼(每日二百港元,上限為七天)。假期安排
大學強烈建議目前在本港上課的學生於聖誕及新年假期期間留在香港,以免下學期面授課程開課時受到延誤。計劃離港的學生,請務必注意入境香港的強制檢疫要求,以及可能對下學期學習進程造成的延誤。下學期校園出入管理措施
為保障校園和大學社區的健康與安全,未提交接種疫苗證明或每14天提交定期檢測結果的大學成員,在下學期起將被拒絕進入校園。有關學生只可選讀極少部分提供網上教學的課程,已選讀的所有面授課程將被取消。中大各相關部門或單位一直積極跟進沒有完成接種疫苗/定期進行檢測的個案,並將於十二月對比中大學生信息系統(CUSIS)的下學期選課登記資料。
我們得悉部分學生基於其他原因,例如宿舍的入宿要求,已直接向大學部門提交了接種疫苗資料,大學行政部門將於下個月代表有關學生透過系統申報。由於網上申報只需大約兩分鐘,歡迎大家立即申報,以免系統未能及時收到網上申報以致選課受到影響。
定期檢測
已提交醫療證明確認無法接種疫苗者,可以較實惠的價錢購買自我檢測套裝。詳情即將會上載至常見問題。過去兩年的疫情,提醒我們必須時刻警惕,同心協力保障安全。再次感謝各位的體諒和支持。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同學
大學於上個月宣布,全體教職員及學生須提交接種疫苗證明,或每兩周進行病毒檢測,以應對新冠疫情。
有關安排宣布後,我們積極回應員工的意見,並就計劃與學生進行交流。
校方已於今天開通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接種/定期病毒檢測申報系統 (https://cloud.itsc.cuhk.edu.hk/webform/view.php?id=13638334)。所有教職員及學生,須於2021年10月18日或之前填妥申報表。已完成接種疫苗並已提交網上申報表的教職員及學生,將獲豁免兩周一次的檢測。未完成接種疫苗的教職員及學生,則須每兩星期提交一次檢測結果。如因醫療原因無法接種疫苗的教職員及學生,須將醫療證明副本上傳至申報系統。至於沒有完成接種疫苗、沒有每兩周進行檢測及出示醫療證明的教職員及學生,個別部門或單位主管將會聯絡有關人士以作跟進。
校方將透過電郵將有關疫苗接種或檢測情況的重要通知發送予教職員及學生,請定期查看電子郵箱。
如有疑問,請參閱常見問題網頁:https://www.cuhk.edu.hk/chinese/whats-on/focus/vaccination-faq.html。
有關新冠病毒及接種疫苗的資訊,請瀏覽政府相關網站: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HK/
大學社區的健康和安全仍然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感謝你為確保新學期在安全的環境下開展所付出的努力。
香港中文大學
緊急應變小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歡迎大家在新學年回到校園,雖然疫情仍未平伏,幸好香港的情況相對穩定,本港採取的嚴格感染控制措施應記一功。看到同學們重返校園,令人欣慰,隨著校園恢復生氣,我們亦須繼續保持警惕,以保持中大社區的健康和安全。
2019冠狀病毒疫情在可見的將來仍然持續,現時Delta變異病毒株開始流行,其他新型變異病毒株亦已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極可能變成風土病。科學證據明確顯示,接種疫苗是抵禦新型冠狀病毒的有效方法。
保障中大成員的健康和福祉一直是大學應對疫情的首要考慮,大學已經推出多項防疫措施,雖然難免對大家造成不便,但在確保社區健康和安全的大前提下,我們責無旁貸,必須審慎實施防疫措施。
大學早前宣布,校園宿生必須在入宿前接種疫苗或定期接受檢測。經過仔細考慮及徵詢醫療專家意見後,大學決定全體教職員及學生須接種疫苗,以保障公眾利益。如有人因醫療原因無法接種疫苗,必須至少每兩周進行一次定期自我檢測。
為有效地於全校執行有關安排,大學將於2021年10月11日開通網上疫苗/病毒測試結果申報表,類似早前申報體溫及外遊紀錄的自我醫療檢測措施。所有大學教職員及學生,須在2021年10月18日或之前申報他們是否已接種疫苗。不能接種疫苗人士須每兩星期遞交病毒測試結果一次。如未能如期申報疫苗記錄或提交病毒測試結果,個別部門或單位主管將會聯絡有關人士以作跟進。
對於居住在大學的宿生,接種疫苗更為重要。宿舍生活豐富了學習經驗,亦增加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風險。所有校內宿生必須於10 月18日或以前提交疫苗接種證明予宿舍管理人員。如有人因為醫療原因無法接種疫苗,必須按早前公布的措施每兩星期遞交病毒測試結果一次。書院及宿舍將為宿生及非住宿學生提供價格可負擔的測試樣本包。
大學充分理解相關措施對大家造成的不便,惟保護社區免受病毒侵襲更為重要。大學作為公營機構,有責任共同對抗新冠肺炎大流行。早前我們假設七成接種率足以形成群體免疫屏障,但新冠病毒變異病毒株令我們不得不採取更嚴謹的防疫策略。我們懇請大家理解,同心協力在不穩定的新常態下做好準備。有關新冠病毒及接種疫苗的資訊,請瀏覽政府相關網站: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HK/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陳金樑教授 -
各位同事:
新學年臨近,我們正為學生重返校園作最後準備。不單是新生,很多學生都尚未有機會踏足美麗的中大校園,我們期待在新學年與他們一同於中大展開學習旅程的新一頁。
香港的疫情防控工作在國際上獲得肯定,然而Delta變異病毒株在全球迅速蔓延,我們絕對不能鬆懈。為新常態下的學年作好準備的同時,我們應緊記採取一切防疫措施,保障大學全體成員的健康。
接揰疫苗仍是最有效對抗2019冠狀病毒病的方法,我鼓勵大家盡快接種疫苗,或在有疑問時尋求醫生意見。大學成員的健康及安全對大學至為重要,作為大學社區,我們同樣有責任防止疫情蔓延。另外,接揰疫苗亦有助重啟同樣面臨挑戰的社會經濟。
我們較早時已呼籲學生在開學前完成疫苗接種,並確保宿生必須在入宿前接種疫苗或接受例行檢測。另外,我亦在此呼籲所有中大僱員領頭接種疫苗,同心抗疫。雖然現階段大學並未要求所有僱員必須接種疫苗,但若疫情不幸轉差,我們希望高疫苗接種率能有效防止疫情反彈。
為方便中大僱員盡早接種疫苗,並配合政府延長社區疫苗接種中心(包括中大醫院)運作至2021年10 月 31 日,中大「疫苗假期」的安排將延長至10 月 31 日。有關「疫苗假期」 的詳細資訊,請瀏覽以下網頁: https://www.cpr.cuhk.edu.hk/tc/announcement/the-universitys-arrangements-on-vaccination-leave/
大學早前宣布,為因出入境限制措施而無法來港的海外的學生,及正在接受隔離而無法參與課堂的學生作特別教學安排。教務處正在與有關學生聯繫,確保他們完成8月底的入學註册後,在課程導師指導下適應新的學習模式,以免學習受到影響。
保持社交距離能有效減低病毒傳播,所有教學活動均須避免學生之間的密切接觸和互動,或延遲至疫情進一步放緩時進行。學生活動同樣須嚴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活動組織者亦需時刻保持警惕,並確保所有活動參加者遵守各項防疫措施。
新學期標誌著我們在經歷19個月的網上教學後,正式重返校園,即使受防疫措施所限制,亦無阻學生在豐富的校園生活下成長。大學將繼續密切監察情況,有需要時調整應對措施並適時公布。
感謝大家同心協力共渡難關,只要我們群策群力,定能締造一個既安全又充滿生氣的學習環境。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陳金樑教授 -
Background
The “Task Force on Social and Non-academic Events and Workplace Arrangements during COVID-19” was established in 2020 by the Emergency Response Group led by the Vice-Chancellor, with an aim to set out a set of referencing guidelines for all internal event organizers to assess the risk of hosting social and non-academic events.
Objective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d the HKSAR Government declare COVID-19 a pandemic. Although vaccination against COVID-19 is now available, we should stay vigilant against coronavirus infection which could cause a tragic loss of human life.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of spread of virus, all departments/units which plan to organize social and non-academic events are strongly advised to implement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limi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virus with consideration on social distancing, providing hand sanitizers, arranging body temperature check, requiring participants to wear surgical masks and other measures judged necessary. Organizers are always advised to consider alternative ways or formats to avoid large gathering. Group dining activities should also be avoided as far as possible.
In this challenging and unprecedented time, a set of referencing guidelines is provided to organizers. This set of referencing guidelines is not prescriptive, and the final decision will be rested on the event organizers. The development concerning COVID-19 is changing every day. All event organizers are advised to closely monitor the pandemic situation. They should refer to the updated announcements,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issued by the WHO, the HKSAR Government, the University and its Committee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CHPP) and adjust their event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control and manage events well in this critical time, otherwise they might turn into a crisis for the related unit, department and University.
Event Planning
Risk Assessment
- Organizers should conduct a risk assessment for any event they are scheduling.
- The event should be arrang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KSAR Government and the University’s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on infection control.
- Event organizers MUST observe current government policy on social distancing.
Nature and Scale
- Organizers are strongly advised to avoid activities with frequent body contact.
- Explore several ways or formats for hosting the event, like live streaming or a digital platform, so that it could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and minimize physical contact and interaction among people.
- Limit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by following the prevail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s.
- A quota will be set to limit the number of external participants visiting the campus. External organizations visiting the campus in groups should submit application form to the University on the campus visit.
Event Operation
Venue
- Step up cleansing of the event venue.
- Maintain good ventilation if the event is to be held indoors.
- Arrange manpower to measure the body temperature for each participant in particular for events to be held indoor or in an enclosed area.
- All participants should wear surgical masks, and practice social distancing with at least 1 meter’s distance between groups of participants.
-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arranging the event outdoors with fresh air supply.
- Consider digital systems to speed up the check-in/registration of participant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people lining up/gathering at the registration counter/venue entrance.
Staff, Workers and Participants
- Avoid involving the elderly or people with health problems/special needs as they are at higher risk of COVID-19 infection.
- Keep the contact details of participants and staff to facilitate contact tracing by the authorities in case any suspected or confirmed case of COVID-19 is
- Manage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if the event has to be postponed or cancelled.
Physical Contact
- Design the programme with shorter duration for the sake of reducing physical contact or interaction time.
- Avoid any close contact during the event.
- Keep at least 1 meter’s distance between groups of participants all the time.
- Stagger the arrival and departure time of participants.
- Set up physical distancing arrangements in toilet areas.
Hygiene
- Provide hand sanitizers for all participants and workers.
- Ensure all participants and workers wear surgical masks during the whole event.
- Provide surgical masks for people in need.
- Remind all participants and workers about personal hygiene an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to be taken before and during the event, e.g. sending notice to the participants beforehand; posting messages or signage on site.
Food and Beverage
- Due to the high risk of infection involved in group dining activities, in which participants have to remove their surgical masks, event organizers are advised NOT to arrange any catering/dining during the events.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 Arrange cleaning of the venue, entrance, exit, seats, toilets and all related facil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 Arrange manpower to disinfect the microphones and props after each use during the event.
- If transport is provided to participants, ensure the cleaning of the vehicle and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transport provision.
Contact Tracing
- If in the unfortunate situation that a confirmed COVID-19 case is identified and who has attended your event, please do the following immediately:
- Report to the University’s Committee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CHPP) at 3943-6436 (tel) or email: chpp@cuhk.edu.hk.
- Report to the Head of Unit, College Head/ Master or Faculty Dean.
- Contact the management unit of the venue to arrange disinfection.
- Provide the contact list of participants and staff to the authorities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contact tracing.
- Make available a contingency plan for cancelling the event when unpredicted situation occurs.
Remarks
This set of referencing guidelines is prepared by the “Task Force on Social and Non-academic Events and Workplace Arrangements during COVID-19”, and is updated on 20 July 2021. This document will also be reviewed and revised in the light of measurers announced by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act of COVID-19.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Act Together Against COVID-19” website at https://againstcovid19.cuhk.edu.hk/.
-
各位同學、各位同事:
新型冠狀病毒病引發的大流行自去年年初至今已嚴重影響全球公共衞生,大學的教學安排亦深受影響。雖然目前本港的新冠肺炎疫情稍為喘定,但我們不可掉以輕心。新學年將於本年九月展開,大學計劃恢復面授課堂及實體活動,將有更多大學成員在校園活動。為減低傳染風險,大學呼籲師生積極接種疫苗,為校內安全教學做好準備。
各同學及教職員可以自行於政府指定地點,例如各社區中心接種疫苗,大學亦將於校內安排「政府2019冠狀病毒病疫苗外展接種服務」,方便大家接種疫苗,詳情如下:
A. 預約須知
- 各同學及教職員可於 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早上十時起透過大學RAS 系統在網上預約
系統連結: https://webapp.itsc.cuhk.edu.hk/ras/restricted/eventlist?id=72 - 居於校內教職員宿舍之員工可另外為不多於三位同住家居成員預約,預約電話: 3943 0378
- 名額有限,額滿即止。有意參加者務必預約,屆時不接受現場登記
- 每位人士於每完成一針疫苗接種後均可獲贈外科口罩兩盒 (每盒50個)
- 是次服務僅限持有香港身份證之人士參加
- 有關是次服務詳細資料,請瀏覽大學保健處網頁 https://www.uhs.cuhk.edu.hk
- 有關疫苗資訊,請瀏覽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HK/vaccine
- 有關更多新冠疫苗計劃資料,請瀏覽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HK/programme
B. 接種日期
(1) 復必泰疫苗- 第一針: 2021年7月14日 (三)
- 第二針: 2021年8月4日 (三)
(2) 克爾來福疫苗 (科興)
- 第一針: 2021年7月15日 (四)
- 第二針: 2021年8月12日 (四)
C. 接種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體育中心近期的醫學研究已肯定疫苗注射對個人保護及減低病毒傳播起着重要作用,大學呼籲所有成員盡早接種疫苗。每一針都是走出「疫」境的一步,期望大家繼續攜手,支持社會戰勝疫情,讓生活逐步回復正常。大學員生如對疫苗注射有任何疑問,可諮詢家庭醫生。
如欲獲取更多有關校方抗疫措施的資訊,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https://againstcovid19.cuhk.edu.hk/tc/
香港中文大學緊急應變小組 謹啟
(常務副校長陳金樑代行) - 各同學及教職員可於 2021年6月23日 (星期三) 早上十時起透過大學RAS 系統在網上預約
-
各位同事、各位同學:
鑑於本港2019冠狀病毒疫情漸趨穩定,大學計劃於2021-22新學年恢復面授課堂及校園內的學生活動。
教學安排
由於本地疫情漸趨穩定,加上感染率相對較低,疫苗接種率持續上升,大學決定2021-22年度上學期的教學安排將以面授為基本教學模式。
校園生活是大學教育的重要一環。雖然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網上授課有優良的教學成效,但面授模式更能為教與學帶來額外禆益,並有助學生全人發展,這亦是中大的教育標誌。為確保校園授課的安全,大學亦將繼續採取嚴謹的防疫措施。
受出入境限制而未能來港學生的特別安排
大學明白有小部份現居於海外的學生可能因出入境限制措施而無法來港。 為了支援這些學生, 學院可按個別學生學習需要作適當安排,例如課堂錄影及個別線上導修課等。教務處和研究院將向有關學生提供相關資料及協助。
大學亦將特別為因出入境限制而未能來港的本科生提供一些特定的線上教學組別,例如大學通識教育基礎科目及大學語文核心科目等。雖然大學希望所有學生於新學年恢復面授課堂,但也會盡量支援因出入境限制措施而未能回港的學生,以免他們的學習受到影響。
防疫措施
所有教職員及學生在出席面授課堂和實體考試時,必須嚴格遵守大學有關2019冠狀病毒的防疫措施指引。課堂座位安排亦須遵守社交距離。
大學成員的健康及安全對大學至為重要。大學強烈鼓勵所有成員盡早接種疫苗,以防止2019冠狀病毒傳播。大學將繼續監察疫情,如疫情不幸轉差時,會迅速重啟線上教學。
祝各位有一個健康而充實的暑假。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陳金樑教授 -
大學「緊急應變小組」經參考政府僱員可享的「疫苗假期」後,通過就已接種新冠疫苗的僱員作出相類的安排,詳情如下:
疫苗假期 — 適用於將會/已經於下列時段接種疫苗的全職大學僱員
A. 於2021年6月3日至2021年8月31日期間接種疫苗者
- 緊接於接種每一劑疫苗後,僱員可申請不多於1天的特許缺勤。有關缺勤可以連續兩個半天的方式,分別在接種疫苗當日及翌日(或緊接著的工作日)支取。另外,僱員可獲批准暫時離開工作崗位,以少於半天為限,於工作時間內前往接種疫苗。
- 作為一項彈性安排,僱員如在特許缺勤後仍需要支取不多於一天的病假,毋須呈交病假證明書。有關病假須於已獲批准的特許缺勤後的兩天內支取。
- 於接種疫苗翌日起計超過三個曆日後的病假,須按正常要求提供病假證明書。
B. 於2021年6月2日或以前接種疫苗者
- 僱員可就於2021年6月2日或以前已接種的每一劑新冠疫苗,申請一天的特許缺勤。有關特許缺勤須於2022年3月31日前支取。
疫苗假期 — 申請程序及紀錄
- 中大人事信息系統的自助服務不能處理疫苗假期的申請。僱員應透過系統以外的渠道(例如電郵或紙張形式),預先向假期審批人員遞交有關缺勤申請並取得批准。
- 部門須保存有關僱員已獲批的疫苗假期紀錄。部門假期管理人員可將已獲批的疫苗假期輸入中大人事信息系統作紀錄之用。
如有查詢,請電郵至: hro-leave@cuhk.edu.hk。
-
各位同事:
自去年年初,2019冠狀病毒病為全球人士健康帶來極大挑戰。雖然疫情近期稍見緩和,但鑑於早前有變種病毒輸入,疫情仍存在反覆,因此我們不容鬆懈。為守護各位中大成員安康,大學實施了多項防疫措施,包括加強校園清潔消毒。所有中大成員應繼續遵照防疫規定,包括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及勤洗手等,詳情可瀏覽 https://www.coronavirus.gov.hk/chi/7-ways-fight.html。
新學年將於九月展開,大學期望屆時可有更多面授教學及學生活動在校園內進行,並容許更多學生入住宿舍。由於在校內活動的人流將會增加,為了在校園建立有效防疫屏障,加強對大學教職員和學生,以及外來服務供應商和訪客的保護,擴大疫苗接種更顯重要。近日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比率較高國家的疫情數據顯示,接種疫苗是減低感染風險及防止病毒傳播的有效方法,醫學期刊《刺針》最近刊登的一項研究亦報導了確切資料,指出研究對象在完成接種兩劑「復必泰」(BNT162b2)疫苗後,對於有病徵或無病徵感染的防護率可達85%。疫苗接種不僅對大學校園,甚至香港整個城市,可起關鍵的保護作用。
接種新冠病毒疫苗屬個人自由選擇,大學熱切呼籲所有員工盡早接種。香港中文大學醫院是其中一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 (提供「復必泰」疫苗注射服務)。同事可於下列網址點選港九新界各區任何一所接種中心或診所,預約接種疫苗: https://booking.covidvaccine.gov.hk/forms/index_tc.jsp。
若同事預約了於工作時間內接種疫苗,可向所屬部門申請暫時離開工作崗位赴約。同事接種疫苗後如有需要(例如有輕微發燒),亦可申請假期休息。
大學會繼續嚴格遵守政府及衛生防護中心建議的防疫措施,包括有關群組聚集上限人數及餐廳堂食安排的要求。
感謝各位在疫情期間為保障校園所付出的努力。我們現正逐步有序地讓各方面的生活回復正軌,疫苗是幫助我們戰勝疫情的重要一環,每一針都是走出「疫」境的一步,大學有賴各位繼續攜手抗疫。有關疫苗接種計劃的詳情可瀏覽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zh-HK/programme。
香港中文大學緊急應變小組 謹啟
(副校長(行政)吳樹培代行) -
因應最新疫情發展,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各部門/單位將視乎服務需要,由2月18日起恢復正常運作。校內餐廳亦於當天起恢復夜間堂食服務,堂食安排的防疫措施將遵循政府的相關規例。有關餐廳的開放時間及詳細安排,及校園內其他設施的開放及使用時間,請瀏覽https://www.cuhk.edu.hk/chinese/campus/accommodation.html#canteen_info 或留意相關部門的公布。
-
The checklist serves as a simple guide for prompt actions. Heads of Departments/Units (HoDs) may exercise discretion and take appropriate actions as the circumstances warrant. Orders/Advice, if any, from the Government’s Department of Health or other health authorities, e.g. the University’s Committee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CHPP), should take precedence and be strictly observed.
[1] As classified by Centre for Health Protection of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the employee will be given an order for compulsory quarantine of 14 days at the Government’s designated quarantine centre.
[2] The employee is associated to someone who is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or classified as close contact, but the employee is not under Scenario (A) or (B). Advice should be sought from CHPP on a case-by-case basis.
[3] CHPP hotline: 3943 6436 (office hours) or email: healtheducation.uhs@cuhk.edu.hk
-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就現行校園防疫措施作出的安排,包括校內所有餐廳於晚上6時後停止堂食服務等,將延長至2021年2月17日。
至於體育設施,為符合《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的規定,大學會安排涉及相關場地運作的員工進行新冠病毒檢測,並在確保場地採取重開所需的措施後,於2021年2月16日重開。
在此期間,大學醫療中心服務將正常運作。有關餐廳的開放時間及詳細安排,及校園內其他設施的開放及使用時間,請瀏覽https://www.cuhk.edu.hk/chinese/campus/accommodation.html#canteen_info或留意相關部門的公布。
-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就現行校園防疫措施作出的安排,包括校內所有餐廳於晚上6時後停止堂食服務及所有體育設施暫時關閉等,將延長至2021年2月3日。至於特別工作安排,如出勤、在家工作或輪值等,個別部門/單位會按服務需要調整,包括以減少人流和社交接觸的措施及原則逐步恢復運作。
在此期間,大學醫療中心服務將正常運作。有關餐廳的開放時間及詳細安排,及校園內其他設施的開放及使用時間,請瀏覽https://www.cuhk.edu.hk/chinese/campus/accommodation.html#canteen_info或留意相關部門的公布。
-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就現行校園防疫措施作出的安排,包括有關出勤、在家工作或輪值的特別上班安排、校內所有餐廳於晚上6時後停止堂食服務、及所有體育設施暫時關閉等,將延長至2021年1月27日。
在此期間,大學醫療中心服務將正常運作。有關餐廳的開放時間及詳細安排,及校園內其他設施的開放及使用時間,請瀏覽https://www.cuhk.edu.hk/chinese/campus/accommodation.html#canteen_info 或留意相關部門的公布。
-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就現行校園防疫措施作出的安排,包括有關出勤、在家工作或輪值的特別上班安排、校內所有餐廳於晚上6時後停止堂食服務、及所有體育設施暫時關閉等,將延長至2021年1月20日。
在此期間,大學醫療中心服務將正常運作。有關餐廳的開放時間及詳細安排,及校園內其他設施的開放及使用時間,請瀏覽https://www.cuhk.edu.hk/chinese/campus/accommodation.html#canteen_info或留意相關部門的公布。
-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就提升校園防疫措施作出的安排,將延長至2021年1月6日。
大學現時的特別上班安排將延長實行至2021年1月6日。各部門/單位將因應疫情,持續檢視情況及調整有關出勤、在家工作或輪值的安排,並另行通知員工。
中大校內所有餐廳所有堂食服務將於晚上6時後停止服務。有關餐廳的開放時間及詳細安排,請聯絡個別餐廳或瀏覽https://www.cuhk.edu.hk/chinese/campus/accommodation.html#canteen_info
在此期間,大學醫療中心服務將正常運作。校園內的所有體育設施將暫時關閉。中大其他設施的開放及使用時間,請留意相關部門的公布。
-
各位同學、各位同事:
本學期剛剛順利完結,我們首先祝願大家有一個健康、平安的假期。
回看本學期初,香港的新冠肺炎第三波疫情正在放緩,課堂得以按原訂計劃進行。學生及教師的意見調查顯示,「混合教學模式」運作良好,可以達致預期學習效果。我們衷心感謝全體教職員的努力、學生的理解與配合,以及校友的支持和鼓勵。有賴大學社群團結一致,我們的教與學活動才得以在這艱難時期順利進行。眼前仍然有不少挑戰,例如我們了解到部分學生尤其是新生,在此時期比較難結識學長、同學或新朋友,或會感到被孤立。
11月時我們已著手為下學期編排更多面授課程,並謹慎地安排各項學生活動。正當這些安排有望進一步落實之時,新一波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再一次籠罩本港。第四波疫情非常嚴峻,廣泛傳播,且有很多源頭不明的病例,令人不安。大學必須致力加強防疫,保障全體成員的健康。尚有不足一個月,新學期就會展開,鑑於疫情有可能持續惡化,我們必須及早調整教學計劃和宿舍的住宿安排。
教與學安排
在疫情持續的情況下,下學期大部分課程將會繼續在網上進行。小部分本科課程,包括實驗室/工作室/實習的本科課程和研究生課程,仍可在嚴格防疫措施配合下進行面授課堂。但為謹慎起見,我們必須控制校園的整體人流。若疫情改善,我們希望按照原本11月定下的計劃,安排更多面授活動。有關個別課程的安排,請往CUSIS網頁查詢。如果疫情在冬季後回復穩定,我們亦會再次調整教學安排,展開更多校園的面對面活動。
受到蔓延全球的疫情影響,交換生活動在本學年的剩餘時間仍然無法進行。另一方面,由中大牽頭的「網上學生交流計劃」則獲得熱烈支持,為學生提供了寶貴的全球學習經驗。
宿舍安排
校園出現感染群組的風險一直存在,如果大批學生返回宿舍,風險更會倍增。即使所有宿生入住單人房,他們共用公共設施時仍可能受到感染。因此,儘管許多學生非常渴望返回校園,但我們不得不限制宿舍入住率,亦明白這個決定會令身處海外的同學感到失望。我們更要預留應急房間,萬一出現感染個案而需要進行徹底消毒時,將可作應急之用。
在目前情況下,除了已經入住宿舍的學生之外,下學期只剩餘少量房間提供予學生入住。各書院將於短期內通知學生相關安排。
同心抗疫
第四波新冠肺炎疫情未知何時平伏,但病毒比以前更兇險,不幸死亡的個案亦不只涉及長者。大學呼籲所有成員保持警惕,即使快將有疫苗應用,我們仍要同心合力,保護校園免受新冠病毒侵襲。有關中大應對疫情的相關資料,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我們將繼續密切監察情況,以大學成員的健康和安全作首要考慮,有需要時調整應對措施並適時公布。再次感謝大家的理解和大力支持。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段崇智教授謹啟 陳金樑教授謹啟 -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由2020年12月10日至12月23日,就提升校園防疫措施作出以下安排:
1. 中大校內所有餐廳所有堂食服務將於晚上6時後停止服務。有關餐廳的開放時間及詳細安排,請聯絡個別餐廳或瀏覽https://www.cuhk.edu.hk/chinese/campus/accommodation.html#canteen_info
2. 大學將暫時關閉校園內的所有體育設施。
3. 大學已經由12月2日開始實施特別上班安排。各部門/單位會檢視及維持必須及主要服務。除了提供必須及主要服務的人員外,可於辦公地點外處理工作的教職員將會輪班或者在家工作。因應疫情,部門/單位主管將盡量減少所需值班人數,亦持續檢視情況及調整有關出勤、在家工作或輪值的安排,並另行通知員工。有關安排延長實行至12月23日。
在此期間,大學醫療中心服務將正常運作。中大其他設施的開放及使用時間,請留意相關部門的公布。
-
鑒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趨於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由星期三(12月2日)開始實施特別上班安排。各部門/單位會檢視及維持必須及主要服務。除了提供必須及主要服務的人員外,可於辦公地點外處理工作的教職員將會輪班或者在家工作。有關安排暫定實行兩星期至12月15日,大學屆時會再檢視情況。個別部門/單位主管將另行通知員工有關出勤、在家工作或輪值的詳細安排。
大學現時採用「混合教學模式」,大部分面授課堂均可視乎需要而同時以線上模式進行。除少部分科目外,考試亦將以線上模式爲主,有關詳情將由相關部門另發電郵通知老師及學生。
由12月2日起,中大校內所有餐廳每枱只可供兩人一同用餐。
大學呼籲所有員工提高警惕,留意個人衛生,做好衛生防護措施,在校園內亦須根據政府規例佩戴口罩,並避免出席人多聚集的活動或場合。
在此期間,大學醫療中心服務將正常運作。中大其他設施的開放及使用時間,請留意相關部門的公布。
-
基於最新疫情發展,大學各部門將按工作性質及運作需要,盡量彈性處理員工的上班安排,致力保障僱員的健康和安全。有關詳情由各部門主管通知相關員工。若有相應服務調節,有關部門將另行公布詳情。
-
各位同學、各位同事:
本學年的上學期已經踏入第十周。隨著本港疫情在十月中旬開始略為放緩,更多高年級本科課程、研究院課程以及實驗室/工作室/實習課程得以恢復面授課堂。校方推出了學習空間統一預約系統,方便同學可以在校園找到寧靜的地方學習。透過細心安排的「混合教學模式」,不論面對面或實時網上教學活動,都獲得理想的教學和學習效果。我們衷心感謝同學和同事們的合作,遵行防疫措施,抵抗新冠病毒。際此之時,照顧好自己及身邊人的健康,至為重要。
上課及考試安排
對於統一編排考試的科目,如課程導師選擇在校園進行面對面考試,我們將提供合適的場地。課程導師應按教學需要,決定採取線上或是面對面考試模式。個別課程的安排將於CUSIS宣布。
若疫情持續緩和,下學期將可望進行更多校內教學活動。為審慎起見,「混合教學模式」仍需繼續,但除先前提及的課程外,亦會優先將部分初級課程 (level-1 courses) 轉為面授教學。豐富的校內學習體驗是新生適應大學生活的重要一環。若「旅遊氣泡」順利推行,部分學生交流活動或能於下學期進行,但仍尚待確定。一如以往,我們將密切留意情況,適時應對。
同時,我們將繼續鞏固網上學習平台,在新常態下開發創新教學方法。我們由衷感謝各同事投入了大量時間和努力,確保在疫情虐肆期間,學習仍可繼續推進。同學們積極適應新的學習模式並不斷互相幫助,亦值得我們鼓掌。
宿舍安排
以健康和安全為優先考慮,九所書院將繼續實施每間宿舍房間單人入住的安排,並嚴格執行非宿生不可留宿的規定。繼畢業班同學獲優先分配宿位,已被分配宿位的一年級新生將在下學期獲書院優先安排入宿。境外抵港的學生,必須遵守《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中的指引。新規例將於11月13日生效。詳情請瀏覽健康防護中心網頁之最新宣布事項。
鑒於宿舍入住率將會增加,大家必須嚴格遵守所有健康和感染控制措施。未經許可的留宿行為將被紀律處分。在此感謝各書院院長同意接納更多宿生,亦請同學們理解與合作,確保宿舍遠離新冠病毒的威脅。面對具有高度傳染性的新冠病毒,我們時刻都不能鬆懈。
正如上一封公開信中提及,只要大家履行責任,顧己顧人,嚴守各項感染控制措施,我們必定能克服未來的各種挑戰。
同心抗疫
早前,大學已在校園各個演講廳的牆壁及表面,以及人群聚集密度較高的地方噴灑消毒劑,而最近的測試顯示,噴灑消毒劑3個月後,只發現少量的微生物菌落,效果令人滿意。第二次噴灑將在短期內進行。請大家謹記「醒目抗疫」的口號,將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監測體溫、勤洗手變成日常習慣,這是對抗疫情的重要措施。政府即將推出的「安心出行」手機應用程式可幫助我們記錄曾到訪的地方,當需要追蹤緊密接觸者時,便能大派用場。借鑒海外大學的經驗,若不認真緊守預防措施,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新冠肺炎雖然可怕,但也激發我們更加努力,創新向前。我們不應固步自封或期盼回復「舊常態」,而應趁此契機籌劃新的方向及策略,推進大學下一階段的發展。在過去數個月,大學就新的五年策略計劃向學生、教職員和校友進行諮詢,議題包括優化教育和研究、豐富學生體驗、增強人力資本、擴展全球視野、推動可持續發展和社會責任、凝聚校友和促進大學拓展等。我們期待在緊接的幾個月能聽取你們就「中大2025」策略計劃,提出更多寶貴意見。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段崇智教授謹啟 陳金樑教授謹啟 -
Note: The followings are suggested guidelines. Departments/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may adopt other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s appropriate.
1. Precautionary measures
- Students, course teachers/invigilators concerned with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hould not come back to the campus for the face-to-face examination, and they should make other appropriate arrangements.
- have travelled outside Hong Kong within 14 days before the day of examination;
- are still within the compulsory quarantine period;
- are living with family members/persons who are confirmed cases of COVID-19; or
- have chronic illness/other medical conditions.
- Students, invigilators and course teachers should monitor their own body temperature on each day before attending the examination. If their body temperature is at or higher than 37.5C or with pres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they should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 Students should follow the Regulation to apply for absence from examination if their conditions do not permit them to take the examination, if applicable.
2. Before the examination
- Students, invigilators and 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with body temperature at or higher than 37.5C or with pres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should not enter the examination venue. They should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 All students, course teachers/invigilato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personal hygiene. They are required to put on surgical masks and use alcohol sanitizers to rub hands before entering the examination venue. Alcohol sanitizers should be provided at the building entrance, and surgical masks for students who are in need.
- Students should reserve ample time to enter the examination venue by batches to avoid crowd gathering at the entrances of the examination venue.
- Course teachers should arrange a suitable venue for the examination where social distancing can be enforced.
- In arrangements of seating, keep the physical distance between students at least one meter apart.
- Prope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the examination venue MUST be done after each examination session.
- Try to maintain good indoor ventilation of the venue, e.g. open the windows, if possible.
3. During the examination
- All students, course teachers/invigilators are required to put on surgical masks during the whole examination, including oral examinations.
- No eating or drinking is allowed in the examination venue.
4. After the examination
Arrange students to leave the examination venue in batches, so as not to crowd the exits.
5. Contact Tracing
If in the unfortunate situation that a confirmed COVID-19 case is identified and who has attended the examination, the 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should report to the University’s Committee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CHPP) immediately, and contact the management unit of the venue to arrange disinfection, and provide contact list of participants of the examination to the offices concerned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contact tracing.
- Students, course teachers/invigilators concerned with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hould not come back to the campus for the face-to-face examination, and they should make other appropriate arrangements.
-
Note: The followings are suggested guidelines. Departments/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may adopt other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s appropriate.
1. Precautionary measures
- Students and 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with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hould not come back to the campus for the face-to-face meetings, and they should make other appropriate arrangements.
- have travelled outside Hong Kong within 14 days before attending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 are still within the compulsory quarantine period;
- are living with family members/persons who are confirmed cases of COVID-19; or
- have chronic illness/other medical conditions.
- Students and 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should monitor their own body temperature on each day before attending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If their body temperature is at or higher than 37.5C or with pres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they should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2. Before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 Students and 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with body temperature at or higher than 37.5C or with presence of respiratory symptoms should not attend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on the scheduled date. They should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 All students and course teachers must pay attention to personal hygiene. They are required to put on surgical masks and use alcohol sanitizers to rub hands before entering the venue. Alcohol sanitizers should be provided at the building entrance, and surgical masks for students who are in need.
- Students should reserve ample time to enter the venue by batches to avoid crowd gathering at the entrance of the venue.
- Course teachers should arrange a suitable venue for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where social distancing can be enforced.
- There should be at least one meter apart between students in the seating arrangement. Students may also be arranged to sit in single rows with a ‘face-to-back’ setting (to face one direction), or chessboard-style seating arrangement.
- Proper physical distance for group activities should also be arranged. Avoid any close contact in classes, e.g. activities/games involving body contact. For teaching/learning activities to be conducted in groups, please always follow the Government’s announcement on the number of persons allowed for group gatherings in the arrangements. For PE and Music courses, course teachers also need to follow specific guidelines of relevant government offices in conducting the classes.
- Arrange students to take turn to use the laboratory in sessions and enforce proper social distancing.
- Prope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the venues MUST be done every day.
- Try to maintain good indoor ventilation of the venue, e.g. open the windows, if possible.
3. During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 All students and course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put on surgical masks all through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 No eating or drinking is allowed inside the venue.
4. After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Arrange students to leave the venue in batches, so as not to crowd the exits.
5. Contact Tracing
If in the unfortunate situation that a confirmed COVID-19 case is identified and who has attended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the 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should report to the University’s Committee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CHPP) immediately, and contact the management unit of the venue to arrange disinfection, and provide contact list of participants of the class/laboratory session to the offices concerned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contact tracing.
- Students and course teachers concerned with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should not come back to the campus for the face-to-face meetings, and they should make other appropriate arrangements.
-
各位同學及同事:
新學年好不容易在疫情下順利展開,一切運作暢順,實在可喜。大學不遺餘力確保教學活動穩步進行,包括加強資訊科技支援及適時調整教學模式。同時,我們亦進行了兩項對學生及教師的意見調查,期望可以在教與學方面精益求精。在此艱難的環境下,大學每一位成員仍然盡心盡力保持教育和研究的熱誠,對新常態的安排展現出耐性及理解,我們表示衷心感謝。
儘管目前本港疫情逐漸平伏,但我們必須保持警惕。海外一些國家或地區的學校重新開放後,感染個案再度湧現,我們必須引以為戒,考慮不同理據作出審慎決定。大學將持續以全體學生與教職員的健康和福祉為首要考慮,適時應對疫情。
由2020年10月起,大學將逐步實施以下措施 ﹕
教學安排
在「新常態」下,大部分教學活動將以面授課堂及實時線上授課並行的「混合教學模式」進行,各課程須謹慎計劃有關安排,確保達致預期的學習成果。由於現時香港疫情轉趨穩定,我們將會適度調整教學安排,增加面授教學活動的比例,尤其是高年級本科課程、研究生課程,以及實驗室/工作室/實習課程等,面對面的交流將對此類課程帶來更大裨益。大學正與各學院緊密合作,經與各學系和課程導師協商,計劃按部就班地恢復面對面的教學活動,務求在教學需要和大學社群的健康風險上取得平衡。
各項面授教學活動須嚴格遵守社交距離措施,以確保員生安全。各演講廳及課室的座位數量設有上限,課堂亦須記錄出席情況以便有需要時追蹤感染源頭。所有課程將會提供線上學習選項,讓因入境限制或其他原因無法返回校園的學生可以繼續學習,課程導師亦會視乎個別情況為這些學生提供額外支援。
大學將於CUSIS公布個別課程的教學模式,並預留足夠時間供同學改選科目。
宿舍安排
為保障學生以至整個大學社群的健康和安全,九所書院的所有宿舍都將改為單人入住,因此整體宿位的供應量將大幅減少。我們明白本科畢業班學生面對完成畢業課程的額外挑戰,因此,較早時已獲分配宿位的畢業班同學可獲書院優先安排入宿。大學及書院亦會預留房間作應急用途。
雖然書院宿舍改為單人入住,但原本獲安排雙人房的宿生須繳交的宿舍費用不變。九所書院將嚴格執行非宿生不可留宿的規定。其他有特殊需要在校園留宿的學生,可視乎情況向所屬書院申請宿位。有關宿舍安排的詳情,請留意所屬書院的公布。研究生宿舍將按既定程序分配宿位。
感染控制措施
目前,我們需要準備繼續與新冠病毒共存一段時間。如果我們每一個大學成員都恪盡己責,遵守感染控制措施,必定可以克服面前的挑戰。大學已於校園人流較為密集之處安裝熱能成像體溫探測機,亦於校園不同位置設置口罩自動販賣機,全校演講廳及課室均已噴灑長效消毒塗層。配戴口罩是保護自己和他人免受感染的有效措施。在課室、圖書館、飯堂和公共空間保持社交距離,並保持個人衛生包括勤洗手,將有助確保校園安全。為減少傳播病毒的風險,大學呼籲所有成員避免群體聚集,亦不要進行任何大型活動或涉及餐飲的活動。
讓我們秉持互相關懷之心,携手對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同心協力,彰顯中大精神。
最後,順祝大家中秋節健康快樂。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段崇智教授謹啟 陳金樑教授謹啟 -
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為一次性的自願性檢測,預定由2020年9月1日起為期7天,視乎情況可能延長至14天。如教職員獲安排於工作時間內接受此計劃下的檢測,可以向上司申請暫時離開工作崗位前往指定的社區檢測中心。有關教職員須呈交相關證明交件 (例如:載有檢測中心地點、日期及時間的預約通知),在不影響部門/單位運作的情況下,主管可批准有關教職員暫時離開工作崗位以接受該檢測。
-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較早時在疫情之下,實施特別工作安排,校園各部門只提供必須及主要服務。因應最新疫情發展,中大宣布各部門/單位將視乎教學、相關活動和服務需要,由8月24日起逐步有序地恢復正常運作,部門主管將另行通知員工相關工作安排。新學期將會如期於9月7日開始。
有關中大應對疫情的相關資料,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今天(8月13日)宣布延長員工特別工作安排至8月23日。大學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並適時公布最新工作安排。
-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今天(8月6日)宣布延長員工特別工作安排至8月16日。大學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並適時公布最新工作安排。
-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延長現時的員工特別工作安排至8月9日。
大學會密切留意疫情及檢視情況,適時公布最新工作安排。有關中大應對疫情的相關資料,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校內餐廳於明日(7月31日)起恢復日間堂食服務,堂食安排的防疫措施將遵循政府的相關規例。有關餐廳的開放時間及詳細安排,請聯絡個別餐廳或瀏覽https://www.cuhk.edu.hk/chinese/campus/accommodation.html#canteen_info
如欲獲取更多資訊,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就提升校園防疫措施作出以下建議﹕
- 為保障所有員工的安全和健康,以及減少公共交通的人流以及工作場所的人群聚集,各部門/單位會檢視及維持必須及主要服務。個別部門/單位主管將另行通知員工有關出勤、在家工作或輪值的詳細安排。
- 中大校內所有餐廳將由7月29日起暫停所有堂食服務一星期至8月4日。有關餐廳的開放時間及詳細安排,請聯絡個別餐廳。
- 大學呼籲所有員工提高警惕,留意個人衛生,做好衛生防護措施,在校園內亦須根據政府規例佩戴口罩,並避免出席人多聚集的活動或場合。
如欲獲取更多資訊,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延長員工特別工作安排至8月2日。除了提供必須及主要服務的人員外,可於辦公地點外處理工作的教職員毋需返回辦公室,而是留在家中工作。個別部門/單位主管將另行通知員工詳細安排。
大學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 並適時公布最新工作安排。
-
各位同學及同事﹕
我們於2020年6月30日向各大學成員發出的通信中提及2020-21學年的開課計劃,在擬定該計劃時,已作了準備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在香港再次爆發。由於當時疫情有所緩和,我們評估在保持足夠社交距離和其他衛生防護措施下,在校園進行面授課堂是可行的。然而,近日香港和世界各地的新冠肺炎確診數字持續飆升,我們必須提升緊急應變水平,並就新學年安排啟動應變計劃。 為了確保同學和員工的健康,大學將會採取以下措施:
- 所有學生迎新活動將以網上形式舉行。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避免群體聚集,以及盡量減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有助減低病毒的傳播。
- 課堂將以網上形式進行,直至疫情穩定為止。汲取了上一學年的寶貴經驗,以及大學在電子教學及網上同步學習方面持續投入資源,我們有信心網上教學能達至預期的學習成果,同時讓同學和員工避免受到病毒感染。對於有充分理據須作特別教學安排的個別課程,包括以實驗室/工作室/實習為本及部分專業的本科與研究生課程,可視乎情況作特殊考慮。大學將致力為所有同學提供豐富的學習體驗,盡力支援有特別需要的同學。大學將適時公布教學時間表及其他詳情,如有任何新安排會儘早通知大家。
- 大學強烈建議現正身處香港以外地區的學生目前不要返回校園。你們可能因而需要更改行程安排,但你們的健康和安全才是首要考慮。同學若已經起程或不能更改行程,請務必留意本港政府對入境人士實施的嚴格醫學檢測管制,入境者到埗後須進行強制檢疫。各書院和宿舍將盡快聯絡學生,以提供支援和指引。
- 本地學生宿舍將暫時停止接受申請,直至另行通知。大學建議所有學生避免出席人多聚集的場合,盡量遠離病毒的威脅。請留意各書院及宿舍的安排及公布。
我們理解以上措施會為各位帶來不便,甚至讓大家感到失望,惟最近香港和全球各地的新冠肺炎個案再度攀升,顯示我們對於此病毒所知甚少,迅速和負責任的應對更顯重要。大學成員的健康和福祉一直是我們的首要考慮,希望大家理解和支持,共同渡過這個艱難時期。只要我們群策群力,將有望可以遏制以至擊退病毒。
新學期尚未開始,我們將密切注意疫情發展,適時調整措施及制定方案,並繼續與大家保持聯繫。
祝願大家有一個健康、充實的暑假。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段崇智教授謹啟 陳金樑教授謹啟 -
鑒於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趨於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由明日(七月二十日)開始實施特別上班安排。除了提供必須及主要服務的人員外,可於辦公地點外處理工作的教職員毋需返回辦公室,而是留在家中工作。有關安排暫定實行一星期至七月二十六日,大學屆時會再檢視情況。個別部門/單位主管將另行通知員工詳細安排。
所有在校園的面授課堂及教學活動將會暫停至七月二十六日。
在此期間,大學醫療中心門診服務將正常運作。校內穿梭校巴服務只維持特別H線服務(服務時間07:30-23:20),而收費小巴服務將維持不變。中大其他設施的開放及使用時間,請留意相關部門的公布。
-
鑒於香港新冠肺炎的確診個案數目不斷上升,香港中文大學 (中大)將採取下列措施,以保障所有學生和教職員的健康及安全﹕
(1) 課堂安排:
2019 – 2020年大學暑期課程已於本月11日完結。大學會密切留意疫情發展,如須更改新學期的課堂安排,校方將盡快作出公布。(2) 自7月14日起的工作安排:
大學各部門服務及運作將維持正常。大學鼓勵部門主管在可行及實際情況下按工作需要採取彈性工作安排,包括於不同時段上班及午膳,或工作性質許可下在家工作。員工若感到不適,應即向醫生求診,並須通知部門主管及留於家中。
若一旦有員工證實感染新冠肺炎或被衛生署界定為密切接觸者,大學「緊急應變小組」已準備了一系列緊急措施應對不同的情況。大學呼籲所有員工對新冠肺炎病毒提高警惕,以確保安全及健康。 有關中大應對疫情的相關資料,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 (2020年7月13日) Emergency Measures for Workplace and Staff Management Upon An Employee Being Tested Positive for COVID-19 or Being Classified as Close Contact (只提供英文版本)
-
各位同學、各位同事:
此時此刻,世界各地均忙於應對新冠肺炎。幸而香港的疫情逐漸平伏,但我們仍不能過於樂觀,須時刻保持警惕,預備2020年新學年的來臨。我們希望藉此通訊讓各位中大人了解新學年開課的各項安排,以便大家作好準備。
新冠肺炎初來襲時,大學當機立斷推行網上教學和在家工作安排 ; 而現在我們準備重開校園、恢復面對面授課和活動時,則必須小心謹慎。疫情之初,大學即時成立了「緊急應變小組」,緊密召開會議,以掌握本地及海外形勢,並商討校內的控制感染措施,以及各項學術和工作安排。小組由校長領導,成員包括大學管理層人員和相關行政部門主管,在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的輔助下,同時參考書院、學院、不同部門和校內外專家的意見,因時制宜推行各項必要的措施。
新學期的安排
我們很高興告知大家,中大有信心2020-2021學年可以按原定計劃在9月7日開課。員工和師生的健康和安全是重中之重,大學在致力保持教學質素之餘,亦力求校園免受病毒影響。因此,無論在任何地方、任何時候,不論大家參與學術或非學術活動,都必須保持適當的社交距離,以防感染。這樣亦確保即使一旦病毒在校園出現,我們也能及時和有效地控制。
大學考慮了各種可行情況,包括透過延長上課時間表、充分利用校內課室等安排,我們有信心80%以上的課堂將可以面對面方式教授。這項安排或對部分員生造成不便,希望大家可以諒解。
為減少大型聚會並以防萬一,我們仍須保留網上教學的安排。事實上,各位同學、教研人員及工作人員等,在上個學期已逐步熟習運用科技及網上平台學習及工作,我們相信在新學年延續網上學習和工作應會大致順利。我們也提升了無線網絡及資訊科技的效率,令網上教學更暢順。視乎個別課程的教學需要,網上授課和面授課堂並行的「混合教學模式」將是新常態,相信大家應該不會感到陌生。常務副校長、教務處、個別院系及部門稍後將會公布課堂時間的細節安排。
校園預防感染措施
安全的校園是順利開課的先決條件,中大將多管齊下,讓大家在安全的環境學習和工作,這些措施包括:
- 所有人在校園,尤其是乘坐校巴或身處室內時,必須佩戴口罩。
- 大學將於個別地點設立體溫監測點,並提供酒精搓手液,亦會設置口罩販賣機。
- 大學將定時清潔和消毒公眾場所與設施,如課室、圖書館、體育場館、升降機、校巴等。
- 為讓師生在授課和導修課時保持適當距離,大家出入課室和實驗室均有特別的新安排,座位必須相隔1.5米,各人面朝同一方向,兩人之間須留一個空置座位。
- 大學保健處的醫療團隊將會照顧患病師生,並為懷疑感染者及其緊密接觸者安排病毒測試。
住宿學生的安排
大學與九所書院將盡力協助非本地生於9月7日學期開始前完成政府規定的強制家居檢疫要求 (如適用)。大學將安排非本地生最早於七月中開始分階段回校,有關安排經仔細考量,殊不容易。個別書院和宿舍將各自有特別安排,以便在維持宿堂生活、以及遵守自我隔離及強制家居檢疫之間取得平衡。請各位宿生留意所屬書院或宿舍公布的日期和入宿細則,外地來港學生,更應預先規劃行程。學生如因無法控制的情況而未能於開學時回到校園,大學將另作安排,盡量減少對同學學業和校園生活的影響。
假若新冠肺炎疫情受控,本地宿生將可於9月5日遷入宿舍。惟宿舍的間格與布置、運作及各項活動,均須按防疫控制和社交距離的相關指引作出調整。我們也須要預留應急的宿舍空間,以應對本港疫情可能再爆發的情況。我們呼籲所有大學成員於此非常時期,繼續展現靈活應變、忍耐、團結一致的群體精神。
為「新常態」作好準備
由於必須保持社交距離,不少校內活動、聚會、課外活動等,都因而縮小規模,或須進行衛生防控措施。中大緊急應變小組轄下的專責小組早前發放的Referencing Guidelines for Social and Non-academic Events during COVID-19,可用作籌備和舉辦校園活動的指引。這份指引將按照有關公共衛生條例不時更新。校園出入管理措施將會繼續,以便管理人流並在必要時協助追踪病毒感染源頭。
透過上述各項措施,我們相信中大可以有條不紊地開展新學期。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學生、教職員、校友及各方熱心贊助者皆盡心盡力支持中大,大家的支持和幫助,我們銘感至深,感激之情難以言喻。其中,「中大支援基金」獲各界慷慨支持,目前籌募所得經費,足以為逾300名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中大人團結一致和守望相助的精神,令我們深感欣慰,亦讓我們有信心可以共同携手安然渡過疫情的難關。
世界各地均熱切期待新冠病毒疫苗盡快面世,並找出有效治療新冠肺炎的方法。與此同時,中大將繼續保持警惕,確保各成員的安全。中大緊急應變小組將繼續堅守崗位,密切留意形勢發展,並適時通知大家最新情況,一同應對新冠肺炎帶來的挑戰。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 香港中文大學常務副校長
段崇智教授謹啟 陳金樑教授謹啟 -
To All Staff
From Provost
Enquiry info.prvo@cuhk.edu.hkDear Colleagues,
With Term 2, AY2019/2020, now behind us, it is time to plan for September. But, first, please let me thank all of you for stepping up so brilliantly in the face of truly trying circumstances. Though the results of the CTE exercise for Term 2 are still being analyzed, looking at the broad, headline figures there is cause for optimism. For example, students responded positively to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 teacher made effective use of the online platform to promote interaction and engagement,” with an adjusted mean score of 4.94 on a 6-point scale.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level was high as well, at 5.03 and 5.30, for the course and the teacher, respectively.
These are gratifying results, reflecting your commitment to education. The CTE serves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al function, and the results will be interpreted holistically during the annual academic staff development review,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any difficulties colleagues faced. While the efficacy of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ll continue to invite debate,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advances in technology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education. We need to continue to innovate, not only adapting to but more importantly, also playing a leading role both locally and globally in enhancing the changing landscap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uch effort should be recognized, and I encourage you to share your best practices, so that we can grow as a community.
A special note of thanks to our wonderful non-academic staff is also due. The contributions of our teaching assistants should not go unmentioned as well. Without your dedication and tireless effort, we would not have survived Term 2!
The Summer Session is already underway. Some 7,000 students are enrolled in one or more of the 265 courses on offer. The threat of COVID-19 remains high, even though the local situation seems to have stabilized. As I shared previously, this is certainly not the time to let our guard down. While some small group academic activities, especially lab sessions, studio work and practicums may now be conducted on campus and in person, online teaching/learning remains the norm. We seek your understanding, as the health and well-being of our community must outweigh other concerns.
What form will teaching/learning take come September? What will the “new normal” look like? 100% face-to-face classroom teaching seems unlikely. 100% online may be avoided, but the “mixed” or “hybrid” mode that lies in between may still take different forms.
Fundamentally, we need to assume that COVID-19 will not just disappear, which entails that some level of social distancing and other preventive measures will have to be maintained. A class of 30 students, for example, will require a lecture theatre that can accommodate at least twice that number, if face-to-face meetings were to be conducted. Some form of seating arrangement may have to be devised, so as to facilitate contact tracing should it become necessary. During the summer, Departments/ Faculties/ Colleges should address the need to enhance their WiFi and computing facilities. One thing we can be sure of is that the demand for online learning will not diminish.
More importantly, we should plan with clear pedagogical objectives in mind, and not treat this merely as a logistical exercise. The Registry is thus looking into the teaching needs of all our courses in the new academic Term. For some courses, large or small, online platforms may be equally or more effective in delivering the desired learning outcomes, whereas for others face-to-face meetings may be preferred. Freshmen may benefit especially from at least a measure of on-campus learning experience. Final year students, too, may need to come back to campus to complete their projects. In the end, we may adopt several “hybrid” form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Whatever the case, every effort will be made to ensure that we continue to deliver the highest quality education to our students.
What will College residential life look like? What steps do we take if in the not altogether unlikely event that one of the residents falls prey to COVID-19? The Emergency Response Group chaired by the Vice-Chancellor continues to meet regularly and is making every preparation. In the final analysis, a higher level of health awareness and new social habits will inform the “new normal,” which requires understanding, discipline, and above all, being considerate and watching out for the well-being of others.
Thank you again. We will continue to update everyone as the pandemic evolves. In the meantime, please let me wish you and your loved ones a safe, healthy and productive summer ahead.
Provost
-
Background
In view of the serious impact of COVID-19 across the globe, and its high risk of spreading within a community, the ‘Task Force on Social and Non-academic Events and Workplace Arrangements during COVID-19’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the Emergency Response Group led by the Vice-Chancellor, with an aim to set out a set of referencing guidelines for all internal event organisers to assess the risk of hosting social and non-academic events.
Objectives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nd the HKSAR Government have already declared COVID-19 a pandemic and raised it to the emergency level.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note that no effective vaccine and definitive treatment against COVID-19 are available up to now and the virus could cause a tragic loss of human life.
To reduce the risk of spreading the virus, all departments/units are strongly advised NOT to organize any large-scale events and events involving catering. If it is necessary to host an event, the organizers are strongly advised to consider alternative ways or formats to avoid gathering. Group dining activities should be avoided as far as possible. If it is absolutely necessary to organize large-scale events, e.g. in accordance with statutory requirements, the organizers should implement effective preventive measures to control and limit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virus with consideration on social distancing, crowd and environmental control like providing hand sanitizers, arranging body temperature check and requiring participants to wear surgical masks or other measures judged necessary.
In this challenging and unprecedented time, a set of referencing guidelines is provided below to help organisers to consider whether to continue, postpone or cancel an event. This set of referencing guidelines is not prescriptive, and the final decision will be rested on the event organisers.
The development concerning COVID-19 is changing every day. All event organizers are advised to closely monitor the pandemic situation. They should refer to the updated announcements,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issued by the WHO, the HKSAR Government, the University and its Committee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CHPP) and adjust their event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control and manage events well in this critical time, otherwise they might turn into a crisis for the related unit, department and University.
Event Planning
Risk Assessment
- To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all departments/units are strongly advised NOT to organize any large-scale events.
- If it is a statutory requirement to host the event, ensure the event is arrang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HKSAR Government and the University’s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on infection control.
- Event organisers MUST observe current government policy on social distancing.
Nature and Scale
- Organisers are strongly advised to avoid activities with frequent body contact (e.g. sports games) and activities where the participants have to take off their surgical masks (e.g. singing).
- Explore alternative ways or formats for hosting the event, like live streaming or a digital platform, so that it could be conducted in a safe environment to minimise physical contact and interaction among people and engage them by other means.
- Limit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in not more than 50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participants to ensure social distancing of 6 feet all the time.
Finance and Insurance
- Consider fee refund or waive any penalty charges to the participants, vendors, and other parties concerned, if the event is to be postponed or cancelled as a resul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VID-19.
- Check the insurance policies and terms on event postponement or cancellation.
Event OperationVenue
- Step up cleansing of the event venue.
- Maintain good ventilation if the event is to be held indoors.
- Arrange manpower to measure the body temperature for each participant in particular for events to be held indoor or in an enclosed area. Those with body temperature higher than 37.5°C should not be allowed to attend the event.
- All participants should wear surgical masks, and practice social distancing with at least 6 feet’s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participants.
- Observe the current HKSAR Government and the University’s guidelines and regulations on infection control and social distancing.
- Explore the possibilities of arranging the event outdoors with fresh air supply.
- Consider digital systems to speed up the check-in/registration of participants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people lining up/gathering at the registration counter/venue entrance.
Staff, Workers and Participants
- Keep track on where the participants will be coming from if the activity involves any participants who have been to any overseas countries/areas in the past 14 days. Check their status to know if they have been in quarantine for 14 days.
- Avoid involving the elderly or people with health problems/special needs as they are at higher risk of COVID-19 infection.
- Keep the contact details of participants and staff to facilitate contact tracing by the authorities in case any suspected or confirmed case of COVID-19 is found.
- Manage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articipants if the event has to be postponed or cancelled.
Physical Contact
- Redesign the programme or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the event for the sake of reducing physical contact or interaction time.
- Avoid any close contact during the event, e.g. shaking hands, and activities/games involving body contact.
- Keep at least 6 feet’s social distance between participants all the time.
- Stagger the arrival and departure time of participants.
- Set up physical distancing arrangements in toilet areas.
Hygiene
- Provide hand sanitizers for all participants and workers.
- Ensure all participants, performers and workers wear surgical masks during the whole event.
- Provide surgical masks for people in need.
- Remind all participants and workers about personal hygiene and the protective measures to be taken before and during the event, e.g. sending notice to the participants beforehand; posting messages or signage on site.
Food and Beverage
- Due to the high risk of infection involved in group dining activities, in which the participants have to remove their surgical masks, event organizers are advised to cancel all catering/dining arrangements during the events.
Facilities and Equipment
- Arrange cleaning of the venue, entrance, exit, seats, toilets and all related facilities before and after the event.
- Arrange manpower to disinfect the microphones and props after each use during the event.
- If transport is provided to participants, ensure the cleaning of the vehicle and increase the frequency of transport provision.
Contact Tracing- If in the unfortunate situation that a confirmed COVID-19 case is identified and who has attended your event, please do the following immediately:
- Report to the University’s Committee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Protection (CHPP) at 3943-6436 (tel) or email: chpp@cuhk.edu.hk.
- Report to the Head of Unit, College Head/ Master or Faculty Dean.
- Contact the management unit of the venue to arrange disinfection.
- Provide the contact list of participants and staff (if available) to the authorities to facilitate efficient contact tracing.
- Make available a contingency plan for cancelling the event when unpredicted situation occurs.
RemarksThis set of referencing guidelines is prepared by the “Task Force on Social and Non-academic Events and Workplace Arrangements during COVID-19” and is updated on 21 May 2020. This document will be reviewed and revised regularly in the light of measurers announced by the relevant authorities in conne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impact of COVID-19.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visit “Act Together Against COVID-19 website at https://againstcovid19.cuhk.edu.hk/.
-
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全球各地正努力應對這個前所未有的難關。為了協助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大學成員渡過難關,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成立「中大支援基金」,除了支援受疫情影響的中大人外,更期望能提升大學成員的抗逆能力,合力應對當前及往後的挑戰。
「中大支援基金」主要援助:
(一)為家庭經濟受疫情影響的中大全日制本科生提供附津貼的校內兼職工作,協助他們紓緩財政壓力;
(二)在當前全球經濟衰退、失業率上升及職位空缺大大減少的情況下,為2020年畢業班同學及2019年畢業校友提供短期受薪在校工作機會。「中大支援基金」管理委員會亦正與校外機構緊密聯絡,邀請提供工作機會,以協助同學及校友累積實際工作經驗,增加競爭力。
(三)為全職中大基層員工 (「丙」類服務條例及相類服務條件受聘僱員)提供免息分期償還貸款,幫助他們渡過家庭經濟困難。
段崇智校長聯同全體七位副校長,將捐出本年餘下每月百分之十五的薪金作為起動基金。中大深盼各界慷慨捐助支持「中大支援基金」,共襄善舉,同心協力,支持中大人面對逆境。
中大亦誠邀各界友好提供寶貴工作機會,詳情請與「中大支援基金」管理委員會聯絡 (電話: 3943-1931;電郵: curefund@cuhk.edu.hk)。
有關捐助及申請詳情,可瀏覽網頁﹕www.cuhk.edu.hk/oia/cure-fund
-
To All teachers
From Provost, Pro-Vice-Chancellor (Education) and Registrar
Enquiry registrar@cuhk.edu.hkDear teachers,
The University has announced earlier that all Summer Session courses will be conducted online. In the light of the improving conditions in the recent development of COVID-19, and the Government’s gradual relaxation of related measures, the University has reviewed the situation and decided that some face-to-fac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ctivities may be allowed for courses offered in the Summer Session, subject to the two most important concerns of student and staff safety, as well as pedagogical needs being met.
The following arrangements for undergraduate courses offered in the Summer Session will be adopted:
-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y be complemented with carefully planned face-to-face meetings.
- Face-to-face meetings (including lectures, tutorials and laboratory sessions) will be limited to a maximum of 50 students at any one time.
- Online instruction should continue to be provided for students not residing in Hong Kong and students who choose not to return to campus.
- Students with chronic illness or other medical conditions should be advised to stay home for the time being.
- On-campus examinations that require invigilation may be conducted face-to-face for students residing in Hong Kong at the time of examination. This is not applicable to other forms of assessment as stated in the assessment schemes of individual courses, such as term paper, projects, thesis, practicum etc.
- For those courses that will have face-to-face classes and examinations, special online arrangements will be made by individual course teachers for non-local students who are not residing in Hong Kong for the classes and at the time of the examinations. Special arrangements should also be made for students with medical or special needs.
- All classes/ learning activities/ examinations conducted face-to-face must observe safe distancing and other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s specified by the University.
- Pass/ Fail grading option for all courses in Summer Session will be offered, except for courses specified by the Faculty/ Offering unit concerned.
- Students may opt for Pass/Fail for the applicable courses, capped at a maximum of 3 credit units, exclusiv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 The normal procedure for Summer Session late course add/ drop will be observed.
Face-to-face meetings of Summer Session courses are by applications, with full details of the activities and pedagogical reasons, and endorsement by the Department and Faculty concerned. All applications will be considered on a case-by-case basis.
Details of the arrangements will be announced by the Registration and Examinations Section (RES) shortly.
Since the Pass/ Fail grading option is irrevocable, and although Term GPA is not applicable to Summer Session, the grades obtained (i.e. Pass or Fail) will not contribute to the Major GPA where applicable, and Cumulative GPA. All students have been strongly advised to consult their Academic Advisors and Major Departments before making their choice.
Thank you once again for all your support to the provision of quality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 our students during such a difficult time. We hope that there will be further improvements in the pandemic situation when the new Academic Year begins.
Provost
Pro-Vice-Chancellor (Education)
Registrar -
由於本地新冠肺炎疫情最近漸趨緩和,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所有部門運作將於2020年5月4日起逐步恢復正常。學系/部門主管將審視工作環境,並盡可能根據政府提出的謹慎處理社交接觸的原則調整或採取適當措施。部門主管將另行通知員工相關工作安排。
與此同時,香港中學文憑試4個核心科目考試將進行至5月5日,預計將有大量考生在早上7時至8時的繁忙時段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前往試場。在此期間各部門將繼續採取彈性上班安排,以協助分散上述繁忙時間交通人流。
員工須參考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建議的預防措施,加強個人保護和衞生。如有特殊情況(例如懷孕或患有長期疾病),員工可以與主管商討在可行的情況下的特殊工作安排。
校內穿梭巴士服務將按照實際需求加強服務,詳情請參閱交通處網頁 http://www.cuhk.edu.hk/transport_office/。有關校園各餐廳及飯堂的營業時間,稍後將於網上公布。
有關中大應對疫情的相關資料,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 (2020年4月23日) Recent alerts on ZOOM and suggested actions (只提供英文版本)
-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佈,大埔公路崇基學院入口(崇基門)將於4月28日(星期二)早上八時重開,供出入校園的駕駛人士及行人使用,校園出入管理措施將繼續生效。如果車輛沒有有效的中大泊車證,駕駛人士或乘客須出示「中大通」或其他中大證件。進出校園的校友須出示校友圖書證或校友信用咭以證明身分。所有行人亦須出示相關中大證件。未能出示以上證件的駕駛人士或行人,須向保安人員登記身分證明資料。
二號橋在路政署完成加固圍欄於新建路基後,已於三月下旬交回校方跟進及管理。二號橋及其連接路段的路面,早前遭受嚴重損毀。而上述圍欄工程完成後的橋面亦由以往的雙線車道收窄為單線車道。校方需進行路面維修工程及實施合適交通安排,相關工程快將完成,大學將於4月28日早上八時開始,開放二號橋給車輛及行人使用。
以下為二號橋的復修情況及新交通安排:
路面維修工程
二號橋及其連接路段的路面損毀嚴重,大學需時修復受破壞的路面及重鋪瀝青,並重新安裝受嚴重損毀的行人道欄杆、道路指示牌,及重髹路面標誌等工作。
新交通安排
(一) 行人通道
- 復修後的二號橋南面保留設置行人路,行人可依舊步行通過橋面,往返校園環迴東路及位於科學園路的大學東閘入口。
(二) 行車通道
- 復修後的二號橋由以往的雙線車道收窄為單線車道,只可供單線行車,橋面亦增設車輛負重限制,負重超過24公噸的車輛不准使用二號橋。
- 二號橋及其連接路段總長度約為200公尺,路段兩端入口皆有接近直角的彎道,橋面中段亦較兩端入口為高,故駕駛者在上橋時容易因視線受阻而難以看清橋面情況,有關路段以往亦曾多次發生交通意外。
- 校方較早前曾檢視二號橋採取單線雙向行車安排的可行性,在橋的兩端設置交通燈及以不同類型的車輛作實地測試。結果發現單線雙向的行車安排,容易因有車輛不依燈號而引致相關路段交通癱瘓,甚至釀成車輛迎頭相撞的嚴重交通意外。
- 在安全為首要考慮的情況下,復修後的二號橋將以單線單程方式行車,即車輛只准由大學東閘入口經二號橋駛進校園環迴東路,以減低交通癱瘓及嚴重意外的風險。
校方明白到上述安排或會對部分駕駛人士造成不便,但為了更好保障道路使用者的安全,希望同事諒解有關路段新交通安排的必要。
-
開放時間:為減低新型冠狀病毒的擴散風險,除下列地點外,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暫停開放:
• 李炳醫學圖書館24/7開放,無職員當值。
• 大學圖書館進學園部份地方會向中大學生及教職員開放(星期一至五,上午10時至下午5時, 星期六,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公眾假期除外。無職員當值)。
• 由大學圖書館「閉館後出入口」進入。
• 請自帶設備使用進學園。健康預防措施:
• 所有讀者均需使用「閉館後出入口」出入圖書館,並戴上口罩。
• 座位經過特別安排,以保持社交距離。
• 禁止在圖書館內聚集。取書服務:圖書館會為中大學生及教職員提供取書服務,以支援教學與學習。詳情點擊此處。
自動續期:2020年5月3日前到期的中大圖書,如無被其他讀者預約,到期日將自動延至2020年5月4日。
自動續借:
• 除指定參考資料及已被其他讀者預約的資料外,系統均會自動續借所有借出資料至最長借閱期限。
• 港書網及館際互借資料因非中大圖書館館藏,故不能自動續借,請讀者使用自己的帳戶在網上續借。過期罰款:除指定參考資料外,所有2020年1月29日至5月31日的罰款將被豁免。
指定參考:
• 指定參考資料必需按到期日歸還,否則會有過期罰款。
• 沒有電子版的崇基圖書館或新亞圖書館指定參考,可以在大學圖書館指定參考借閱。
• 請將所有指定參考資料歸還到大學圖書館的還書箱。港書網及館際互借於圖書館關閉期間暫停服務,但符合資格的讀者仍可透過文獻傳遞服務提交文獻複印申請。
校內館際書籍傳遞及校園自助提取預約資料站於圖書館關閉期間暫停服務。
如有查詢,請電郵至 library@cuhk.edu.hk。
-
鑑於新冠肺炎疫情嚴峻,確診個案數字上升,香港中文大學(中大)採取進一步的預防措施,以保障所有成員的健康。大學決定今天 (3月30日)起加強控制校園活動的社交距離,除緊急及維持大學必要運作的活動外,校園內所有活動及任何形式的師生社交聚會,須減至最低程度,以預防感染,措施包括:
餐廳、飯堂及公共空間
校園內的餐廳、食堂及公共空間須採取適當預防措施,包括每張桌只能容納4位顧客、顧客進入餐廳及食堂前必須量度體溫、所有身處餐廳的人士須佩戴口罩 (飲食時除外)等。各書院的公共空間、自修室及茶水間等地點亦須嚴格執行禁止4人以上聚集的措施。
實驗室
實驗室的研究活動須盡可能保持在最低水平,教職員和學生應嚴格遵守社交距離措施,進入實驗室人數每次不多於4人,並須全程戴上口罩。
有關措施即日起生效,直至另行通知。大學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的最新情況,以及審視防疫措施,以防止新冠肺炎病毒傳播。有關中大應對疫情的相關資料,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
由於疫情嚴峻,由三月三十日(星期一)起,所有中大圖書館,包括大學圖書館進學園及醫學圖書館將暫時關閉兩週。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及由館員提供的遠程服務將繼續支援大家的學習及研究。
-
鑒於新冠肺炎疫情趨於嚴峻,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加強預防措施。為了進一步減少社交接觸以防範新冠肺炎的風險,大學由今日(2020年3月27日)起關閉校園內的所有體育及公共設施,直至另行通知。此安排亦適用於學生宿舍及教職員宿舍的康樂設施及公共休息室。
此外,除李炳醫學圖書館(24/7開放、無職員當值)及大學圖書館進學園部份地方(只限中大學生及教職員)外,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暫停開放。在此期間,圖書館會為中大學生及教職員提供取書服務,以支援教學與學習。
中大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亦建議員生在校園內的餐廳及食堂用膳時,應採取適當預防措施,保持與其他顧客之間的距離,及避免面對面進食,以減低病毒傳播風險。對於部分需要保持開放以維持基本服務的設施,大學將採取所有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以防止冠狀病毒傳播。
-
本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至今已兩個多月。縱使校方一直期望疫情受控後,能在可行情況下恢復面對面授課,唯疫情現已轉為全球大流行。大學的首要關注是學生及職員的健康,並考慮到有一定數目的學生尤其是國際生,已經返回家鄉,因此大學決定所有課程會繼續以在線教學模式授課,直至2020年5月2日第二學期完結。除此之外,所有暑期課程亦將採用在線教學。有關醫學院的教學安排,請與相關辦公室聯絡。
大學再次提醒所有中大成員必須對新冠狀病毒保持警惕,認真執行風險控制措施,保持社交距離,防止感染。有關中大應對疫情的相關資料,請瀏覽「同心抗疫」網頁。
- (2020年3月24日) 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之訊息:同心抗疫 : 2019冠狀病毒病
- (2020年3月24日) 常務副校長及副校長(行政)之訊息:預防感染新冠肺炎
- (2020年3月23日) ZOOM workshops on E-Assessment Strategies and Tools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因应疫情转趋严峻,中大决定由3月23日(星期一)起,各部门/单位只提供有限度服务,直至另行通知。部门/单位主管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员工返校或留家工作。有关个别部门工作之详情,将由部门/单位主管另行通知员工。
医学院将另行公布工作安排。
大学再次提醒所有员工必须对新冠状病毒保持警惕,认真执行风险控制措施,所有员工亦应保持社交距离,防止感染。有关中大应对疫情的相关资料,请浏览「同心抗疫」网页。
- (2020年3月16日) Conditions for Making Official Travel and Leave Application (只提供英文版本)
-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将于3月至4月期间举办「博文在线」网上公开讲座,让学生在疫情下仍能在家中自我增值,学习不同领域知识,并展示中大优良的学术氛围。9场公开讲座将透过视像会议平台Zoom进行,由中大杰出学者主讲,分享各专长领域,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分享其真知灼见,供公众人士,包括本地、内地及海外学生免费参与。
首场讲座将于3月20日举行,由中大常务副校长陈金梁教授主讲,以「大学之道4.0」为题分享,并设发问环节,增加与参加者的互动。另外,来自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法律、医学、理学及社会科学8个学院的杰出学者将就专长领域分享,主题涵盖人工智能、重力波、机械人应用于特殊教育、水底寻宝相关法规等议题。讲座详情如下,有关讲者的资料及安排之详情,请浏览https://againstcovid19.cuhk.edu.hk/sc/class-acts-online-talk/。
-
各位同學及同事:
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海外疫情資訊及更新呈報準則
因應新冠肺炎在全球多地爆發,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CHP)提醒市民切勿前往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病毒廣泛社區傳播的湖北省,以及如非必要不要前往內地其他省市、伊朗、意大利(艾米利亞—羅馬涅、倫巴第及威尼托地區)和韓國。
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勸喻各位盡量避免外遊,如要前往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病毒社區傳播的國家/地區,應避免與發燒或有呼吸道病徵的人士有密切接觸。如果不可避免與他們接觸,應戴上外科口罩,並繼續佩戴直至回港後14天。
因應各地2019冠狀病毒病的最新疫情,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已更新相關呈報準則以加強對懷疑個案的監測。醫生如發現任何病人符合下列條件,應通報衞生防護中心作進一步調查:
– 出現發燒或急性呼吸道感染徵狀或肺炎;及
– 於病發前14天內內符合下列其中一項條件:
1. 曾到訪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活躍社區傳播的地區;或
2. 曾與2019冠狀病毒病確診個案病人有密切接觸。
有關更多2019冠狀病毒病的資料,可瀏覽:
– 政府「2019冠狀病毒病專題網站」(www.coronavirus.gov.hk/chi/index.html)
– 衛生防護中心「出現2019冠狀病毒病的國家/地區」
(https://www.chp.gov.hk/files/pdf/statistics_of_the_cases_novel_coronavirus_infection_tc.pdf)
– 《預防及控制疾病條例》(第599章)附表1法定須呈報傳染病 (英文版)
(https://cdis.chp.gov.hk/CDIS_CENO_ONLINE/disease.html)
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
-
香港中文大學決定繼續進行在線教學,而所有部門運作將於2020年3月2日起逐步恢復正常。學系/部門主管將審視工作環境,並盡可能根據政府提出的謹慎處理社交接觸的原則調整或採取適當措施。部門主管將另行通知員工相關工作安排。
員工須參考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建議的預防措施,加強個人保護和衞生。如有特殊情況(例如懷孕或患有長期疾病),員工可以與主管商討在可行的情況下的特殊工作安排。
校內穿梭巴士服務將於3月4日恢復運作,按照2020年1月頒布的最新路線及時間表運行,詳情請參閱交通處網頁http://www.cuhk.edu.hk/transport_office/。有關校園各餐廳及飯堂的營業時間,稍後將於網上公布。
學生和教職員工欲知更多資訊,歡迎瀏覽「新冠肺炎宣布事項與防疫措施」網站和「山城防疫問與答」解答網站。
- (2020年2月27日) Report on Student Experience of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Using Zoom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2020年2月25日) Results of User Experience Surveys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為減低2019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風險,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已於2月17日如期開始在線教學,整體運作大致暢順。大學會繼續致力保持優質教學水平,廣納師生意見,並鼓勵學生與老師及導師維持緊密溝通。
與此同時,大學會繼續審視疫情發展及參考政府的指引,以決定恢復面授課堂的日期。為回應師生對恢復面授課堂安排的關注,校方如果恢復面授課堂,將於四星期前通知老師及同學,以便及早準備。
中大已開設新冠肺炎–宣布事項與防疫措施網站,羅列相關措施及資訊。校方亦設有專頁,解答同學及同事就防疫措施的常見問題,歡迎同學及同事瀏覽。
-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宣布延長員工特別工作安排至3月1日。
提供必要服務的部門/單位主管將繼續根據實際情況及在協議下,安排員工返校或留家工作,並會通知員工有關工作安排之詳情。
有關校方就新冠狀肺炎的防疫措施與宣布事項,請瀏覽http://www.cuhk.edu.hk/chinese/whats-on/faces/antivirus-annc.html
校方亦設有專頁,解答同學及同事就防疫措施的常見問題,請瀏覽http://www.cuhk.edu.hk/chinese/whats-on/focus/antivirus-faq.html
- (2020年2月16日) Q&A for online teaching (Set 2)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2020年2月16日) Support Services from 17 - 21 February and Teacher Survey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2020年2月16日) CUHK Online! ZOOM Support for Feb 17-21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2020年2月16日) Teacher Survey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2020年2月14日) VPN service for teachers in Mainland China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2020年2月14日) How to maximize your online learning experience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今天(2月14日)宣布在線教學安排將於2月17日如期展開,師生須按第二學期課堂時間表實時進行在線教學。
提供必要服務的部門將於2月17日恢復有限度校內運作,支援在線教學活動及相關服務。至於其他部門,在家工作的特別安排將會延至2月23日。
(一) 支援教師在線教學
為籌備在線教學,校方早於1月30日至2月14日期間,一共舉行了22場網上工作坊,為各學院的老師、同學及支援服務人員講解在線教學設施及進行培訓練習,以確保教學質素。為減低病毒傳播風險,老師應盡量在家中進行在線教學。因應個別老師的需要,校方預留了三棟教學大樓的教室和設施,供有需要的教員申請,用於在線教學。各學院和行政部門亦會安排員工提供所需支援服務。
校方亦推出「在線學習特別資助計劃」 供老師申請,鼓勵老師提出可優化在線教學模式的項目。
圖書館已啟動支援在線教學的新措施,包括在可行範圍購買此學期老師指定參考書的電子版本供同學借閱。另外,亦推出電子課程配套服務,將只有印刷版本的參考資料的內容掃描,供課程內學生使用。詳情請瀏覽圖書館網頁。
教師亦可以瀏覽Teaching and Learning Arrangements網頁,獲取詳細資料及相關訊息。
(二) 支援同學在線學習
為支援同學在線學習,校方已經增加設備,加強網絡流量,以確保提供在線課堂的穩定性。同學由下星期一(2月17日) 開始,須按照原本上課時間,進行在線學習。同學如果需要硬件支援, 大學資助計劃網頁已經列出相關資助項目可供申請。大學圖書館亦推出嶄新網上服務,師生可於圖書館網頁直接建議增購所需電子書籍,而尚未有電子版本的書刊,圖書館會依照版權條例提供限量章節,供在線學習使用。圖書館亦將於2月17日開始為大學師生提供取書服務,並局部開放進學園。詳情及其他支援服務請參閱圖書館遙距教與學資源網頁。
同學可到eLearning@CUHK網站,獲取更多在線學習資訊。為保障健康,同學應盡量留在家中,切勿返回校園。大學將密切注意疫情發展,在情況許可下盡快恢復面授課堂,並提早於14日前發出通知。
(三) 部門運作安排
因應在線教學於2月17日展開,提供必要服務的部門/單位主管將於2月17日起,根據實際情況及在協議下安排員工返校或留家工作。至於其他部門員工,在家工作的特別安排將會延至2月23日。有關工作安排之詳情,部門/單位主管將另行通知員工。尚未按照大學健康促進及防護委員會的指示作出健康申報並進行自我醫療監察的教職員,必須盡早及不應遲於返回辦公室工作的首天提交相關申報。
(四) 校內交通服務
由 2 月 17 日起,校巴服務將以特別 H 線形式運行,並於繁忙時段加密班次至每 10 -15分鐘一班,其餘時段將維持每 20 分鐘一班,收費小巴服務則維持不變。詳情請瀏覽交通處網站。(五) 防疫資訊
為提供更完善資訊,中大新設新冠肺炎-宣布事項與防疫措施網站,羅列相關措施及資訊。校方亦設有專頁,解答同學及同事就防疫措施的常見問題,歡迎同學及同事瀏覽。
- (2020年2月12日) Special Funding Scheme for Online Teaching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2020年2月11日) Booking of classroom for online teaching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2020年2月11日) General tips for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and Workshop/events on online teaching and learning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 (2020年2月10日) Q&A for online teaching (Set 1) (只提供英文版本, 教職員需要登入)
-